法國奢侈品商愛馬仕(Hermes)計劃明年提價。據報道,日前愛馬仕在公布集團上半年業績時表示,集團計劃明年對產品進行提價,絲綢和皮革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部分原因。

愛馬仕品牌計劃明年提價
十年內奢侈品價格漲六成
最新公布的業績顯示,2013財年上半年愛馬仕銷售額達17.672億歐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4%。其中,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保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7%,愛馬仕表示,中國市場繼續顯示強大的生命力。但由于鐘表行業的普遍不景氣,上半年愛馬仕鐘表業務的銷售下跌1%。
在公布業績的同時,愛馬仕宣布明年將進行提價。而愛馬仕的競爭對手如路易威登(Louis Vuttion)、古馳(Gucci)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開始漲價。
和這些競爭對手一樣,愛馬仕將明年的漲價歸因于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并且此舉可以緩解匯率波動為品牌帶來的影響。例如日元兌歐元走弱,而日本市場幾乎占據了愛馬仕全球銷售的五分之一。同樣地,路易威登自今年7月起對日本市場的手袋、錢包等皮具產品進行平均8%左右的提價,以對抗弱勢的日元。
事實上,奢侈品牌在全球依據歐元匯率的變化為漲價基礎是其一直以來的規則,這次也屬于常態性的調價,而在每年春夏新品、秋冬新品上市之前是奢侈品牌進行調價的契機。
法國馬賽商學院MBA、EMBA主任Michel Gutsats接受采訪時稱:“通常這樣的漲價每年都會發生2-3次。”
每年常態性漲價,已致使奢侈品在過去幾年里累積較大的價格漲幅。美國勞動統計局統計顯示,在過去的10年里,奢侈品的價格已經上漲了60%。價格上漲的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價格日益走高;換季打折亦導致價格上漲;新涌現的富翁越來越多。
成本上漲成奢侈品漲價借口
業內專業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通貨膨脹、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上漲這些都是客觀原因,提價對于奢侈品牌而言也是一種策略,以維持其高端形象。”
而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提到,下一步將擴大消費稅征稅范圍,將部分嚴重污染環境、過度消耗資源的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等納入征稅范圍,并調整消費稅征收環節和稅率。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也將成為奢侈品牌在不久的將來提價的原因之一。
對于未來,意大利男裝奢侈品牌Kiton中國區總監賀斌在接受采訪時認為:“真正高端、高品質的奢侈品還會繼續漲價。”
而奢侈品不斷漲價也令市場上出現“買奢侈品保值”說,但業內人士并不認同:“現在奢侈品基本上都是量產,這大大降低了奢侈品過去的專屬性和稀缺性,只有極少量的古董型的奢侈品還具有保值性,如今在更大受眾范圍內流通的奢侈品基本上已不具備保值性。”
國際大牌的真實成本
其實,奢侈品成本是有計算公式的:原材料+加工成本+奢侈品牌價值+市場公關成本+渠道費用+關稅與政府稅率=實際銷售價格。奢侈品成本里的品牌價值已經成為重要的一項,而原材料和加工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
LV:萬元包成本不過50元
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總裁帕特里齊奧-迪馬可曾經在接受采訪時爆料,稱路易威登帆布包的材料成本是一米11歐元。
Prada:包包成本不超100歐元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國際奢侈品代工一事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Prada雖然死也不愿意承認,但是代工確實已經讓它的成本下降很多,一個價格在二、三萬人民幣的Prada包包,成本不超過1000塊,利潤率甚至達到10倍、20倍。
Gucci:萬元包成本不超過90歐元
據某奢侈品代工廠管理人員介紹,一款價值10000元人民幣的古馳新款皮質包,在歐洲大概價值700歐元。其成本構成中,布料約需50歐元成本,加上鉚釘、紐扣、拉鏈等材料,一款皮包總價不超過90歐元。
Coach:售價4500的包成本350元
業內人士稱,Coach在中國做,也就45美金,一個包292元,再加關稅,350元,賣到4500,最其碼10倍的利潤。
奢侈品漲價的真實原因
1、維持品牌的“高價位”
奢侈品的漲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其基礎的運營策略。奢侈品“高價位”這一特性,不僅是奢侈品精神價值的體現,更是使用者顯示其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在匯率變化、通貨膨脹的經濟形勢下,不漲價就意味著貶值,也意味著擁護者的流失。
2、奢侈品品牌通過漲價提高排名
去年2月1日起香奈兒品牌上調了零售價格,此次調價涉及香奈兒手表珠寶箱包系列,漲幅在15%左右。更重要的是,香奈兒的購買體系也有所改變。
“waiting list,Classic系列從預訂到拿貨最少六周,現貨越來越少,購買也越來越困難。”一位國際買家表示,照這樣發展下去,香奈兒快趕上愛馬仕了。
3、不同地區奢侈品定價也有差異
一些款式的包包,中美的價差竟然超過一倍,即使是找代購,到手后的價格也比國內售價便宜三分之一以上。
其實,Prada、LV、Armani、Gucci、Vivienne Westwood、Ferragamo和Burberry等國際知名奢侈品大牌,在中國的定價也比美國高出至少三分之一。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每個奢侈品廠商都有自己獨特的定價策略,而且都秘而不宣。這些秘密定價的策略,是奢侈品廠商根據各個國家消費人群的社會文化、消費習慣、行為特點等多方面因素,經過長期的深入調查而形成的。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奢侈品廠商往往還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關心定價會對消費者的心理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4.提價把買者“趕回”中國
目前奢侈品巨頭左右為難,在中國降價會擠壓利潤,同時可能會破壞品牌聲譽;而在歐洲漲價,一旦幅度過大,可能會打擊身處歐元區危機的當地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部分文字來源:《第一財經日報》、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