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東:學院是如何展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與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有何不同?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繼夢:現代學徒制是頂崗實習、訂單培養教學模式的深化。我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建立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完善學徒培養管理機制,明確校企雙方職責、分工,推進校企緊密合作、協同育人。完善校企聯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參與評價的雙主體育人機制。探索人才培養成本分擔機制,統籌利用好校內實訓場所、公共實訓中心和企業實習崗位等教學資源,形成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的長效機制。
        二是制度建設。首先是制度建設,沒有好的制度辦不好事情。建立健全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制訂學分制管理辦法。創新考核評價與督查制度,制訂實習實訓考核評價標準,建立多方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定期檢查、反饋等形式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制訂學徒管理辦法,保障學徒權益。
        三是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完善職業院校招生錄取和企業用工一體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進校企共同研制、實施招生招工方案。規范職業院校招生錄取和企業用工程序,明確學徒的企業員工和職業院校學生雙重身份,按照雙向選擇原則,學徒、學校和企業簽訂三方協議。
        四是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按照“合作共贏、職責共擔”原則,校企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訂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及相應實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設基于工作內容的專業課程和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基于崗位工作內容、融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專業教學內容和教材。
        五是建設校企互聘共用的師資隊伍。完善雙導師制,建立健全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明確雙導師職責合作企業要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師傅,明確師傅的責任和待遇,師傅承擔的教學任務應納入考核。學校將指導教師的企業實踐和技術服務納入教師考核并作為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依據。建立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校企雙方共同制訂雙向掛職鍛煉、橫向聯合技術研發、專業建設的激勵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
        六是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這里主要強調經費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成本相對于普通教育將大幅提升,對師生比、實訓設備、實訓環境、師資水平等均有較高的要求。為保證培養質量,開拓多元化的籌資渠道,探索政府、學校、企業、學生共同承擔培養成本的機制。主要是學校與企業承擔師傅指導費、學生企業實習耗材費、學生實習補助經費等費用。
  
        具體到實施現代學徒制,我們不搞一刀切,在具備條件的專業實施。目前我們選擇在物聯網應用技術及汽車整形技術兩個比較成熟的專業實施。下一步將在畢業生需求旺盛、貼近行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逐步實施。另外,我們本著“互利共贏 完全自愿”的原則,與有條件、有意愿的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聯合培養企業需求的人才。
  
        談到現代學徒制與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有什么不同,可以說,普通高等教育是批量培養人才,而現代學徒制更注重個性化培養,“手把手”教,更符合合作企業需求。現代學徒制要體現“高等性”,還是高等職業教育,或者說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真正形成融合學生人文素養、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使其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
        現代學徒制更注重工學交替,學生除了學生身份,還是企業職工,具有雙重身份。在工學交替過程中,這兩種身份經常互換。現代學徒制更加符合企業對于人才需求,更加接近零距離就業。招生即招工。很多企業新入職職工一般都要經過崗前培訓才能進入到工作崗位,所以說我們原來的職業教育很難做到零距離就業。師傅即老師。師傅不同于原來的企業兼職教師,師傅是完全溶入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中。企業與學校雙方的師傅是對等的關系,在人才培養中起到相同的作用。雖有不同,但現代學徒制還是高等職業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