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69年來,學校銘記“弘毅、博學、求真、至善”的校訓,傳承“勤奮、嚴謹、團結、創新”的校風,發揚“艱苦奮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近22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
     學校現設24個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5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92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6011人。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現設24個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5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92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6011人。
        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有4個:材料科學、化學、臨床醫學、工程學。這4個學科也獲批山東省一流學科進行立項建設。
        有山東省重點學科14個:材料學、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眼科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腫瘤學、水文學及水資源、中國古代文學、國民經濟學、社會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環境工程。
        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我校目前一共有92個本科專業,很多專業大類文理兼收,如經濟與貿易類、金融學類、工商管理類、政治學類等。
        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機械工程。
        有省級特色專業、品牌專業16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工作、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自動化、應用心理學、漢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網絡工程、經濟學、土木工程。
        有山東省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專業2個:機械工程、會計學。
        有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3個:應用化學、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有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自籌專業(群)6個:機械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社會工作、環境工程、自動化、土木工程。
        濟南大學面向全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招生,今年計劃招生數為8944,其中省內招生6328人。總體計劃招生人數比去年多241人。從今年開始,學校增設港澳臺招生計劃,學校可以通過“港澳臺僑學生聯合招生考試”招收港澳臺地區本科學生,也可通過臺灣地區“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地區本科學生。
        與英國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合作舉辦金融學(文、理)專業本科學歷教育項目,2017年計劃招生100人,其中,文史類50人,理工類50人。
        與浪潮集團合作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方向的校企合作項目,采用“3+1”的合作辦學模式,2017年計劃招生120人。
        另外,濟南大學在山東省招生的全部普通文史和理工類專業都有濟南走讀計劃,2017年共計劃招生600人,其中,文史類計劃招生240人,理工類計劃招生360人。
        允許入校后自主選專業,學生有兩方面自主權:
        其一,實行轉專業制度,以尊重學生志愿,發揮學生專長,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原則,除招生特定錄取形式或批次的學生外,學校允許學生提出轉專業申請,在第二學期經學生報名、轉出資格審核、接收學院考核等環節,通過申請者轉入申請專業學習;
        其二,實行專業分流制度,按照學科(專業)大類招收的學生,在第二學期根據學生的專業意愿及第一學期的考試成績,在大類里自主選擇專業。
        我校自2005年開始開設輔修學位教育。輔修學位招生一般在每學年春季學期進行,已修課程考試合格的大一學生均可申請與主修專業不屬于同一個學科門類的輔修專業。達到學校規定的主修和輔修專業培養標準,則可同時獲得兩個學士學位。
        首先,學校探索大眾化教育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材料、化學、計算機、自動化、會計等優勢學科專業,開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擇優選拔相關專業學生,實行小班教學,為每位學生配備學業導師,培養學科基礎扎實、綜合素質全面、科研創新能力強的拔尖創新人才。
        另外,從去年開始,濟南大學開始設立 “濟南大學-深圳港創創新實驗班”,簡稱“港創創新實驗班”,涉及的學院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建筑學院、商學院、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4個學院。從大三開始,一共選拔出20人左右,由深圳市招商港灣集團有限公司資助學生培養期間的學費、住宿費、筆記本電腦配置費、到企業實習培訓往返交通費費用等,學生畢業前,經校企雙方考核合格,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
        學校設有濟南大學本科生獎學金,比例為在校本科學生的32%;還有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濟南大學“宋健獎學金”。另外,學校還設立各種社會類獎學金,如北新建材獎學金、“鋒涇集團”獎學金、泰山玻纖獎學金、易來泰獎學金、濟南四建獎學金等。
        學校以“不讓一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為目標,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幫困助學工作。首先,通過“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其次,在校期間,學生可以申請各種資助項目,包括: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新疆西藏青海海北籍少數民族大學生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校內勤工助學金、特殊困難補助金、特困畢業生求職補貼、新疆少數民族學生貧困補貼、西藏免補專業學生補助、各種社會類助學金等。
        我校錄取新生時專業安排按“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即優先安排分數較高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各專業志愿間不設分數級差。對享受加分照顧政策的考生,我校認可省級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投檔成績。
        建議在填報志愿時應選擇和自己考分相對適合的專業,如果沒有絕對把握,專業應服從調劑。如果在所有填報專業中的排名都不夠,且不服從專業調劑,將會導致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