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建校于1951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工科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鮮明,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學校設有19個學院、9個教學系(部)、4個科研機構和1個獨立學院。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9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81個本科專業。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基地)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1個,其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另有青島市重點學科3個、重點實驗室4個、工程實驗室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學校設有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授權業務中心、山東—俄羅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島市制造業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
山東科技大學是一所工科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鮮明,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學校始建于1951年,在青島、泰安、濟南三地辦學,總占地面積3640余畝。設有19個學院、9個教學系(部)、4個科研機構和1個獨立學院。現有在校生402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5700余人。
(一)學位點情況
學校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包含19個授權領域。有83個本科專業。
(二)高層次人才方面
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海外青年學者或作研究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千人計劃”人選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
(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
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68個。其中,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山東省高校創新團隊2個。
(四)國家級、省部級人才培養平臺
國家級、省部級人才培養平臺138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20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6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教學名師8名。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科技部“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0余項。
(五)科學研究情況
“十二五”以來,學校獲國家級科技獎勵4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74項。2014年科研立項938項,計劃與合同經費2.05億元,其中縱向項目597項、1.17億元。獲各類科技獎勵175項,其中省部級政府獎49項。
(六)人才培養情況
2014年,學生在全國性學術科技競賽中獲獎勵498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46項。2014屆畢業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總體就業率分別為91.03%、92.57%、62.89%。學生男籃2002年獲CUBA全國總冠軍,2007、2009年兩次獲全國亞軍。學生女籃2010年獲CUBA全國亞軍,2014年獲全國第四名。
1、招生層次均為本科,取消專科層次招生。
2、在全國31個省份招生,其中21個省份參加本科一批錄取。
3、新增2個本科專業:國際商務、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均在泰安校區就讀。
2015年我校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招收本科生8300人,其中在山東省招收本科生6379人。招生專業分布在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7個學科門類,82個本科專業,招收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高水平運動員等考生。
學校在青島、濟南、泰安三地辦學。2015年招收的外省普通本科生、山東省內普通本科一批學生、煤炭定向學生和高水平運動員學生在青島校區就讀,中外合作辦學、校企合作辦學本科生在濟南校區就讀,山東省內普通本科二批學生、春季高考本科學生在泰安校區就讀。
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我校2015年繼續在山東省內單獨招收280名煤炭企業定向本科生,分布在采礦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煤礦地質)、土木工程(礦井建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等8個煤礦主體專業,參加山東省本科二批錄取。學生免費上學,培養成本由山東省財政、煤炭企業和學校共同承擔。報考前學生須簽訂定向就業協議,學生畢業后到煤炭行業工作。
2015年我校中外合作辦學計劃共有510人,均為本科。共涉及3個合作項目:與美國克拉克大學合作開展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計劃招收190人;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開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專業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計劃招收200人;與英國伍斯特大學合作開展金融學專業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計劃招收120人。
學生在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四年,修完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頒發山東科技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同時頒發山東科技大學學士學位證書。符合條件的學生均可到國外合作學校學習。
我校校企合作辦學項目均為本科層次,共有2個校企合作項目,計劃招收280人。
與中興軟件技術(濟南)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數據方向、智能硬件方向)校企合作辦學項目,2015年計劃招收160人;與濟南網融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會計學(金融外包方向)專業校企合作辦學項目,2015年計劃招收120人。
校企合作辦學專業培養方案由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根據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在進行完整的課程體系學習的同時,接受完整的應用型外包課程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之一。
兩項目的學生完成培養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頒發山東科技大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同時頒發山東科技大學學士學位證書。
學校在錄取環節的專業安排上,繼續按專業志愿分數級差進行錄取。即第一至第二專業志愿、第二至第三專業志愿,分別扣減級差3分、2分,第三至以后專業志愿,不再扣減專業級差分。對部分缺額專業,根據生源和志愿情況進行調劑錄取。對無法滿足本人專業志愿,又不服從專業調劑者,學校作退檔處理。
學生入學后實行學分制管理,優秀學生可以提前畢業,優秀本科畢業生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主修本專業的同時可以按照規定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環境科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英語、法學等本科專業中選擇其一作為輔修專業。成績合格者,畢業時頒發教育部認可的輔修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且屬不同學科門類的授予兩個學士學位。
學校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用于獎勵成績優秀、學習成績進步、某些方面有特長或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獎學金每學期評定一次,受獎面達50%。同時,在充分發揮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作用的基礎上,學校還積極采取措施,爭取社會資助,千方百計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構建了以企事業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新生“綠色通道”、愛心捐助、愛心銀行和“手拉手”關愛等為主要內容的助學體系,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結合自身成績和專業興趣,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分析高校歷年錄取情況。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提前查閱高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結合自己的成績合理報考。各校往年錄取成績在考試院網站或學校招生網都能查詢。
(2)盡量填滿允許填報的高校志愿和專業志愿,爭取最大的錄取機會。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高校志愿,可能就減少了一次被錄取的機會。填報專業志愿時,要結合自身興趣和特點,慎重考慮,減少隨意性。
(3)合理搭配學校志愿。學校選擇上,要注意學校之間拉開差距,有一定的層次,高、中、低的學校最好都有,但自己最想上的學校一定往前填報。
(4)建議專業服從調劑。在專業選擇上,慎重選擇專業不服從調劑。平行志愿錄取模式下,若因專業不服從調劑而退檔,征集志愿時將面臨很大壓力。專業的問題可以通過入校后專業調劑、第二專業等形式彌補。
(5)充分了解學校招生政策。仔細研讀學校招生章程,對一些限制性的專業,如性別限制、身體條件、外語語種等,若不符合要求,一定不要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