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和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67年來,學校銘記“弘毅、博學、求真、至善”的校訓,傳承“勤奮、嚴謹、團結、創新”的校風,發揚“艱苦奮斗、凝聚向上、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精神,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近20萬名校友遍布海內外。
    學校現設26個學院、2個教學中心。擁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92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6193人。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和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現設26個學院、2個教學中心。擁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92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6000余人。
        我校有省級重點學科14個:材料學、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眼科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腫瘤學、水文學及水資源、中國古代文學、國民經濟學、社會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環境工程。
        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有省級特色、品牌專業16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工作、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自動化、應用心理學、漢語言文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網絡工程、經濟學、土木工程。
        我校目前一共有92個本科專業,很多專業都是文理兼收,比如說經濟與貿易類、金融學類、工商管理類、法學等。省外有二十個省份全部或部分進入一批次招生,山東省內有46個專業在一批次招生。
        我校今年在全國一共計劃招生8000人,與2014年相比減少300人。
        在山東省內共計劃招生5408人,其中包括普通文理計劃招生4888人、春季高考計劃招生240人、校企合作項目計劃招生120人、中外合作項目計劃招生160人。
        有濟南走讀計劃, 2015年共計劃招生600人,其中,文科計劃招生240人,理科計劃招生360人,分布在除藝術、體育類之外的幾乎所有專業。走讀計劃的批次取決于所在專業的批次,一批次和二批次都有。
        允許入校后自主選專業,學生有兩方面自主權:其一,按照學科(專業)大類招收的學生,在第二學期根據學生的專業意愿及第一學期的考試成績,在大類里自主選擇專業;其二,實行轉專業制度,以尊重學生志愿,發揮學生專長,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原則,除招生特定錄取形式或批次的學生外,學校允許學生提出轉專業申請,在第二學期開學后,經學生報名、轉出資格審核、接收學院考核等環節,通過者轉入申請專業學習。
        我校自2005年開始開設輔修第二專業(學位)教育。輔修第二專業(學位)招生一般在每學年春季學期進行,已修課程考試合格的大一學生均可提出申請,收費標準按照省物價主管部門規定的學分學費收取。執行單獨的培養方案,畢業最低學分要求為80個學分。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周末。如主修和輔修專業不屬于一個學科門類,則可同時獲得兩個學士學位。
        學校通過“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在校期間,學校鼓勵學生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同時通過各類資助項目對困難學生進行資助,主要資助項目包括: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校內勤工助學金、特殊困難補助金、特困畢業生求職補貼、輔導員家訪、新疆少數民族學生貧困補貼、西藏免補專業學生補助、各種社會類助學金等。
        我校目前設立的本科生社會類助學金項目有:“同心·光彩助學行動”資助金、天承助學金、學淑助學金、春蕾女大學生資助金、“心?港灣”慈善助學金、濟南市環保產業助學金、海可工貿助學金等。
        濟大學子畢業后有的考研繼續深造,有的進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各大公司,有的自主創業等,他們工作在全國各條戰線的崗位上,折射出我校“三實一強”的鮮明育人特色。優秀校友中有以院士、研究院院長等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有大學教授、中小學教師等教育工作者,有上市公司董事長等知名企業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已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輸送了近二十萬名基礎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學校錄取新生時專業安排按“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即優先安排分數較高考生所填報的專業,各專業志愿間不設分數級差。對享受加分照顧政策的考生,我校認可省級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投檔成績。
        建議在填報志愿時應選擇和自己考分相對適合的專業,如果沒有絕對把握,專業應服從調劑。如果在所有填報專業中的排名都不夠,且不服從專業調劑,將會導致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