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山東卷)文科綜合思想政治試題本著公平、公正、科學、規范的原則,嚴格按照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相關要求,立足學科知識,突出價值立意和能力立意,體現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一、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價值立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體現著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關乎人民幸福安康、國家前途和命運,對國家人才培養有著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意義。試題突出思想政治學科特色,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價值立意,提高考生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試題選材均以反映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發展進步的內容為主,使用了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典型事例,引導考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試題以多種素材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價值觀的意義、國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青年踐行價值觀的意義等角度,以學科知識為載體進行能力考查,引導考生分析論證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倡導考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第30題以動漫形象雷風俠為載體,傳播雷鋒精神;第33題以價值公約數為素材,強調國家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第34題以知廉明恥為素材,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統一起來;第35題以習近平同志講話中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為素材,強調考生在青年時期要培育正確的價值觀;第43題第(1)問以道德模范廣播劇為素材,引導考生探討創新文化建設形式;第43題第(2)問以人們生活中的美德為素材,引導考生踐行社會主義道德。
二、堅持山東卷特色,保持整體穩定
試題在命題理念、整體結構、試題風格上保持穩定,試卷的模塊結構、內容比例、閱讀量、難度、題型、賦分等方面平穩繼承,確保了試題的穩定性,使考生可以在相對熟悉的試題環境中以平穩的心態發揮水平。
試題整體結構保持穩定。I卷共12道選擇題,共48分,選擇題繼續保持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各3道選擇題;II卷共3道主觀題,共52分,繼續沿用經濟生活獨立考查,政治與哲學組合考查、文化與哲學組合考查的方式。
試題難度保持穩定。試題難度整體與2014年山東高考政治試題的難度相當,選擇題和主觀題難、中、易題型相結合,保持合理梯度,既考慮到考生的能力水平和山東省教育情況,又保證高考的選拔功能,為高校選拔人才提供依據。
試題風格保持穩定。試題創設情境考查考生綜合能力,在材料的選擇上,堅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考生生活實際的原則,從時政熱點、社會生活、考生生活中尋找典型案例,搭建利于考生進行思維活動的背景材料;同時,繼續保持材料簡潔、準確的風格,保持適度的閱讀量、思維量、作答量,通過精準簡潔的語言,引導考生提取和分析信息,進而調動和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三、加強創新意識考查,引導考生創新思維
試題通過創設具有創新精神、改革精神的情境,引導考生樹立創新的自覺意識。例如第24題通過人民幣國際化改革,讓考生思考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認識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對我國的現實意義;第27題考查考生對日喀則地區撤地設市的認識,引導考生關注政府改革;第30題通過“雷風俠”動漫形象,宣傳雷鋒精神,引導考生思考用創新的形式傳承優秀文化。
試題注重考查考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試題提供了圖表、數據、文本等形式的材料,既要求考生將圖表、數據轉化為有效信息,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又要求考生綜合運用相關學科原理和方法探究、辨析不同觀點,進行符合邏輯的規范表達和闡釋。例如第41題,主題為高技術產業發展,采用了圖表對比的新形式呈現問題,首先,考查獲取、解讀圖表信息能力,背景材料呈現了“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其次,考生需要調動和運用理論知識,通過分析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兩種途徑,調動宏觀調控、自主創新、市場配置資源、經濟結構調整、勞動者素質、出口競爭新優勢等相關知識;再次,需要考生據材料信息和內在邏輯組織語言,考查考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鼓勵考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四、注重能力立意和基礎考查,強調綜合素質評價
試題堅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運用學科知識和學科方法分析現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考生從學習知識到應用知識。通過創設新情境,綜合評價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論證和探究等能力。第24題以人民幣國際化為視角,分析匯率變動對外貿企業利潤的影響,分析推進人民幣計價結算的意義;第25題呈現了我國企業面臨高成本的現狀,引導考生分析人力、環境等各種生產要素對企業的影響,考查考生運用經濟學知識解決成本問題的能力;第41題通過分析A、B兩省高技術產業現狀和環境,考查考生綜合運用經濟學知識,系統分析企業發展環境,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試題能力考查圍繞主干知識進行設計,突出學科的主干知識和基本方法考查。從知識分布上來看,知識結構合理,覆蓋面較廣,保持了較好的內容效度;從分值分布上來看,分值比例合理,經濟生活共考查30分,政治生活考查22分,文化生活考查21分,生活與哲學考查27分。經濟生活考查了貨幣的基本職能、金屬貨幣與紙幣、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消費結構、公司經營與公司發展、勞動者收入分配、稅收的種類、市場配置資源、宏觀調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等主干知識點。政治生活考查了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政府的主要職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大代表的職責、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國際組織、聯合國、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主干知識點。文化生活考查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創新與借鑒融合的關系、影響傳統文化的特點、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等主干知識。生活與哲學考查了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等主干知識點。
五、注重社會熱點的考查,凸顯時代精神
試題體現思想政治的學科性質,突出時代性和生活性,既引導考生關注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關心國際國內大事,又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考查以獨特的視角切入,生動活潑、以小見大,考生可以充分調動時政知識儲備,解決新問題。試題考查了匯率、大氣治理、社會保障、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技術產業、國際衛生援助等熱點,例如第24題以對外貿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為素材,引導考生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進行深入思考;第25題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為素材,引導考生分析國家加強社會保障的意義;第26題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問詢為素材,引導考生關注大氣治理;第29題以我國高度重視衛生國際援助發展為素材,引導考生感悟中國對外援助所體現的國際精神;第41題以高技術產業為素材,引導考生系統歸納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第42題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征求公眾意見為素材,引導考生思考開門立法的深刻意義;第43題以道德模范廣播劇為素材,引導考生探究加強文化建設的途徑。
總體而言,2015年高考 (山東卷) 文科綜合思想政治試題展現了山東省高考試題的特色,兼顧了試題的科學性、公平性、有效性,較好地反映考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是一份高質量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