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原深圳職院創校校長俞仲文教授蒞臨山東現代學院,在科研樓學術報告廳開展專題報告,為山東現代學院教職工解讀“云物大智時代如何建設高水平技術學院”,山東現代學院副院長鄒建國,院長助理王偉、車海燕、吳啟軍、宋國增等領導出席報告會,報告由王開貞副院長主持。



俞仲文教授是中國職業教育的拓荒者、啟蒙者,曾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廣州嶺南教育集團總裁,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獲中國職業教育百名杰出校長、黃炎培杰出校長獎。
報告會上,俞教授以美國制造的特斯拉、日本的制衣機器人、臺灣的棋手機器人、目前街頭風行的摩拜單車等為例,詳解這個時代的智能化及互聯互通特征,指出學院發展應融入新思想、新理念,要有智能化意識,他圍繞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下的電商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加強在專業設置、師資配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探索,改變思想觀念,以新起點、新觀念完成升級、專業跨界、企業融合、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成才、品牌化戰略等創新強校工程。
基于“云物大智”的時代背景,學院應圍繞“產業”做文章,俞教授認為學院培養的優秀產業大軍應該具備四個特質,第一,既要掌握與我國在世界產業鏈分工中的中低端位置相適應的技術技能,又要同時具備向中高端產業鏈分工沖刺的特質;第二,既要能夠掌控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為我所用的技術技能,又要同時具備國際技術和裝備的消化、吸收、反求、轉移和革新的技術技能;第三,既要具備傳統技術和成熟技術高水平、高質量實現的能力,又要同時具備適應新的科技革命及“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時代追蹤新興技術技能的能力;第四,既要有遵紀守法、一絲不茍、敬業樂業、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和信用意識,又要同時具備敢于沖破常規、敢于求新、求變、求異、求突破、求發展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俞教授還提到了當今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五個誤區:一是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技工教育;二是認為職業教育技術就是技能教育;三是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與崗位“零距離對接”的教育;四是認為職業教育就是學習掌握成熟技術、規范、流程和實務的教育;五是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取得上崗證或職業資格證的教育。結合山東現代學院實際情況,俞教授給出“云物大智”時代山東現代學院建設高水平技術學院的具體建議,第一要精準定位;第二,科學布局;第三,將創新教育全面引入專業教育之中;第四,率先將一部分優質專業與云物大智技術跨界融合起來;第五,著力進行辦學基本條件的升級和改造,較好完成由高職專科向高職本科(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變。

報告結束后,王開貞副院長代表學院對俞仲文教授高水平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他說,俞教授始終站在科學技術和人類進步的發展前沿,始終求新、求變、求發展,俞教授對技術發展前沿動態的敏銳捕捉,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狀況信息的精心收集分析,為山東現代學院改革發展量身定制的具體建議,都令人感動和欽佩。最后,王院長希望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報告的精神內涵,并學以致用,將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學校特色建設等理念積極應用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激發創新創業激情,為山東現代學院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