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離開了水能不能活,能活多久?在這一問題上,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帶領學生,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離開了水的狀態下,能將多寶魚從山東運到新疆還保持鮮活。通過陸空聯運,把黃顙魚從安徽運到北京,95%以上的魚兒還能活蹦亂跳。一群活魚在沒水的情況下快遞了51個小時,成活率還高達93.9%……這些奇跡就發生在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商職學院選拔了10多位教師,并從制冷空調與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物聯網應用技術等9個專業選拔了30名優秀學生組成技術研發團隊,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等展開深層次合作,進行水產品梯度降溫技術、冰溫休眠技術、無水包裝技術、低溫貯運技術及喚醒技術的研發工作。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水產品冰溫無水保活運輸技術日趨成熟,逐漸成為整個無水活運技術體系工業化的關鍵技術支撐。目前,該技術已經在三文魚、波士頓龍蝦、鯽魚、泥鰍、大菱鲆、牙鲆、部分蝦類及蟹類得到應用,取得了水產品活體運輸領域的重大突破,讓水產品活體運輸進入了無水的時代。張玉華是商職學院的一位教師,也是這個技術團隊的一員,她告訴記者,“這項技術說的簡單點就是通過逐步降溫的方式讓魚處于休眠狀態,采用純物理方法實現,不會對魚造成傷害,更不會傷害到人的身體,這一技術已經獲得了20多項專利,在世界上都是比較領先的。”

  在技術研發的過程中,學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學習了先進的研發技術,養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成為參與項目的主要受益者。這些學生畢業后,成為企業爭搶的目標,很快便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