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島市“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比賽中,平度一中高二知務部一班于子軒同學代表平度1隊參加了本次比賽的個人決賽,經過火眼金睛、縱里尋她、針鋒相對、詩詞推敲、創意誦讀等環節,一路過關斬將奪得亞軍。于子軒同學因為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表現突出而成為唯一獲得“文化傳承獎”的選手,并將于暑假代表青島市赴山東衛視錄制《國學小名士》節目。

在本次活動的團體賽復賽中,我校代表隊以39分的高分雄踞“龍虎榜”第一名!
復賽按照國學速答、詩詞達人、同心協力三大環節依次進行,其中,尤其在“詩詞達人”環節中,于子軒同學以極快的反應速度與果斷的行動,接連搶到、答對8道題目,引起臺下掌聲連連,喝彩不斷。在“同心協力”環節中,三名隊友默契配合,搶答正確超過半數的題目。最終,我校代表隊贏得了通向決賽的門票。


團體賽決賽設有成語競猜、同心協力、辯論等環節。我校代表隊在這些環節中均表現良好。尤其在辯論環節,評委老師評價參與辯論的于子軒同學“氣場要高出別人一頭去。”
在個人決賽環節的舞臺上,于子軒同學精心裝束,扮作詩仙李太白,蹬黑靴、佩長劍,昂然登場,引來眾多驚羨的目光。在“火眼金睛”欄目中,于子軒同學發揮了上一場比賽的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連搶答,連連得分,以強大的實力碾壓對手。在辯論環節中,于子軒同學解釋尤為精到,評委老師都自稱很難找出瑕疵,連連嘉許。
他的賽程以其創意誦讀《蜀道難》作結。一句高亢回旋的吟誦慨然起場,誦讀昂揚頓挫,時緩時急,時而拔劍起舞,意氣飛揚,直沖霄漢,贏來臺下陣陣掌聲。

于子軒同學自幼熱愛國學,重視積累。他在小學四年級時開始閱讀原版《三國演義》《水滸傳》;五年級開始閱讀原版《史記》。日積月累,他已讀完許多國學典籍。有了深厚的文學積淀,他甚至可以閱讀《昭明文選》這種理解難度很高的書。

于子軒認為,學習國學最重要的是厚積薄發,有了深厚的積淀才能有底氣,才能有展示風采的能力。他在初中時曾參加山東省級漢字聽寫大賽《快樂漢字》,并取得了全省冠軍。相關節目現在可以在網上觀看。
于子軒的國學素養也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從小,于子軒的奶奶就教他學詩、學成語、對答歇后語;奶奶還向他講述了很多傳統故事。據他自己講,正是這種潛移默化的積累使他愛上了國學,立志要做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于子軒酷愛文學創作。他擅長寫詩詞賦,能按照格律,押韻合轍,意境優美。現撮錄其作品四篇(選段)如下;(后兩篇都曾在校報上發表。)
戚氏(節選)
異日藍霞晚,殘華也已、遠寄冥搜。
夢里人間去處,雨如織,淚浥綺綃浮。
算來別意三分,半蘊悲景,半碎橫塘路。
鏡里人,不顧朱顏瘦。
君不過,清夜獨游;予不過,圖景一軸。
竟渺渺,何事恨悠悠?
碧紗瓊露,枯燈尋滅,對影綢繆。
秋夕聞笛
今夕佳風景,階前只獨看。
顥氣垂清露,霓靄臥玉盤。
天外驚棲鳥,云里漾孤帆。
何處新聲起,欲拭淚痕干?
芳魂頌(節選)
恰待流英作玉霙,謾遣懷興寄長星。
花下游人何處去?一樹慘綠伴伶仃。
青帝有意教寥落,柳云無心添寂寞。
杜鵑聲里水亭空,桃葉渡頭千帆錯。
白衣落落景闌珊,青衫凝寒淚不干。
惜春長怕花開早,枉知今日景何堪!
殘紅委藉章臺路,斷芳幽闃千樓戶。
金蜂不見癡蝶死,回首人間情斷處。
思游賦(節選)
于是弭鶴長門,迫兔重扃。珉砌白墀,琮墜雪冰。玭琲聯綴,珷玞達通。棐列素柰,庭植銀松。覽清虛之盛景兮,隨鹿友之霧裾。履冰衢其凌兢兮,佩華飾之璠玙。嗅玉樹之清風兮,倚南山之玢竹。有女擘阮于庭東兮,將貽之以翠壺。于是隨鯨波而滟滟兮,映薄綃于羅幃。濩嬋娟于千里兮,漫天涯而共此時。喟陳王之喪別兮,歌仲宣之生離。顧后主之舊都兮,賦蘇子之斯逝。
于子軒還擅長寫散文、現代詩歌以及小說。他的文章《呢喃風雨》曾獲得葉圣陶杯全國二等獎。他還是2015屆芳草文學社的社長,主持編輯了新一期《芳草》,輯錄本校學生優秀文學作品。這本書擬于暑假付梓。

于子軒還積極參加各類活動,主要有“漢韻西風”大型文學演出、“雨墨書香”知識競賽等。
他還擔任運動會期間的記者團團長,為學校官方微信貢獻了許多優秀稿件。
身為文學社社長,他組織了一系列社內外活動。在最近的芳草文學社換屆迎新活動中,他積極幫扶新一屆社員,介紹工作、文學社常規以及學習方法等,收獲強烈反響。
此外,于子軒興趣廣泛,全面發展。他參加各類比賽,在多個國家級的賽事中斬獲頗豐,如葉圣陶杯、英語創新作文大賽、生物競賽等。

他還同時參加者數理化生四門競賽,其中主修物理和生物。在進行特長學習的同時,他的文化課成績始終在全市名列前茅。他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北大,去實現自己恢弘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