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與青島遠洋大亞物流有限公司簽訂了現代學徒制學生培養協議,根據協議,該院交通運輸管理系港口與航運業務管理專業將于今年九月招收50名現代學徒制學生,其教學采用工學交替模式,公司委派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教學與教學管理。

據悉,這批現代學徒制班學生畢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后,將全部進入青島遠洋大亞物流有限公司工作。
近年來,該院按照山東省教育廳和青島市關于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先后申報和實施了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技術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四個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

據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宋士福介紹,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本身屬于企業辦學,主辦方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從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學院在辦學規模與質量、招生與就業等各方面有了堅強的后盾和保障。為進一步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學院從有多年良好合作基礎的港口航運物流企業中,遴選了一些綜合實力強、實踐條件好、人才需求量大的企業作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合作單位。通過這些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開展,提升了教學質量和就業質量,真正做到了企業、學院和學生三方受益。
在談到現代學徒制工作時,學院教學副院長楊巨廣坦言,多年來,學院一直在強化頂崗實習管理,也一直在苦苦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但往往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很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夠明顯。而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合作,白紙黑字的將各方權益呈現在紙面上,無論是企業、學院還是學生都得到了保障和實惠。
“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進行頂崗鍛煉。企業給予學生不僅僅是生硬的機床設備,更有機會讓學生體會同事間的工作配合和人情世故,學習企業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讓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動手,職業精神和素養在實踐中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是,只要學生好好學,能夠獲得畢業證書和相關技能證書,學生就能進入企業正式工作,這無疑是對學生最大的實惠”,楊巨廣談到。

在教師方面,通過雙導師制,校內專任教師與企業師傅“結對子”,專任教師學習了解了企業一線最先進的設備技術和管理經驗,企業師傅強化了理論學習、提升了職業教育教學能力。“雖然我們過去我們采用了各種方式送老師到企業鍛煉。但由于短期內的學習,企業領導和帶徒師傅考慮到生產安全,往往是以“招待客人”的方式,把教師奉為上賓,教師企業實踐往往流于形式,效果甚微。現在通過與企業的師傅一起帶徒弟,也使老師在崗位上得到歷練,提高了技能”,楊巨廣說,“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往往是針對一屆學生,很少有企業能夠大批量的連續幾年做到“招生即招工。所以下一步我們將會在構建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不能一個試點班完成以后,又回到原來的樣子”。
而作為企業方面,則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談到與該學院合作的港口與航運管理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時,青島遠洋大亞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元征告訴記者:“企業招工難,一直以來是個問題。每年四五月份到了招工季,我們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便南下北上,到高校參加企業招聘會,在人力、財力方面牽扯了我們巨大的精力,而且人才流動性大,給企業人才儲備帶來了諸多麻煩。而現代學徒制的開展則有效地彌補了這一問題”。在提到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時,劉總更是對該學院辦學質量和校企合作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16級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專業“嵐橋港現代學徒制試點班”學生解植修說:“能進入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我非常高興,更高興的是我幸運的進入到了嵐橋港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我來自臨沂市沂水縣,家里面比較貧困,我非常希望能找一個好點的工作為家里解憂。幸運的是我被嵐橋班錄取后,自己的工作有了保障,而且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好工作,所以我非常認真的對待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除了學到理論知識外,還到嵐橋港務有限公司進行了跟崗實習,跟隨學校老師和企業的師傅一起體驗了今后工作崗位的內容、要求、標準和流程。我一定利用好這難得的學習機會,爭取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最大的提升。”
據悉,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已與257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2012年,學院成立校企合作理事會,全國各地80余家企事業單位成為會員單位。2016年,為適應山東省港航業轉型升級新形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該學院又牽頭成立山東港航職業教育集團。一系列校企合作舉措的探索與實施,極大的促進了學院內涵建設,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