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多年從事小學教育的班主任,被請到某知名節目作客,做一場關于“學霸是如何煉成的”主題訪談。訪談過程中,現場就有很多家長嘉賓迫不及待提出各類疑惑。
“孩子才上一年級,是不是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多給孩子報些課外輔導班?”
“孩子上過幼小銜接,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習很優秀,現在三年級反而成了下游的學生。”
“我的孩子可調皮了,學習外的事情都很擅長,可就是學習成績不好,是智商的問題嗎?”
面對這么多問題,這位班主任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家孩子比別人家的笨嗎?
家長們紛紛搖頭否認,更有一位家長笑著說:現在的孩子哪有笨的?
這位班主任笑著說:在我們老師眼里,學生也沒有聰明和笨之分,只有認真和不認真。以我多年教學的經驗,我教出來的那些成績優秀者,都是主動學習,而且上課很專注的學生,而成績差的學生,往往都是那些在學習上不用心,上課專門搗亂的學生。
人人都想讓孩子成為學霸,而我今天要給家長們傳授的秘訣很簡單,就是專注學習!

能否專注,是造成學習成績差異的關鍵
很多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都與注意力不集中有關。注意力好的孩子,他們能自我約束,有意識地組織注意力,不讓自己開小差,所以在學習時很少受到外界干擾。而許多自我控制力較弱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渙散,不能全神貫注聽講,時而小動作,時而與同伴交頭接耳,逗鬧一下。貌似聽課,實則思想離開教室,開了小差,降低了學習效率。
再說做作業,成績好的學生,沒有人逼迫,就能目標明確,有條不紊,在固定的時間完成作業,而且在做作業時往往能一坐幾個小時不受外界干擾,直至完成。再看看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天天家長盯、家教盯,也不能讓他們認真地、安靜地做作業。所以,做任何事情,專注都是成功的基礎,不專注都是敗事之主因。
偷走孩子的專注力的賊原來是他們
天生好動難平靜
有些孩子天生好動、活躍,經常動個不停,難于安靜地坐下來。在不適當的場合下,會到處亂跑或過度活躍。天生易沖動的性格,也往往讓孩子表現為,在別人問題未說完時搶著說答案,沒有耐性等待輪候,常打斷或侵擾他人的對話或游戲,易造成人際關系緊張。
應對策略:這類孩子先天好動,對自我身體控制力差,訓練的基礎應首先放在身體的放松和控制上。同時,天生易沖動,還應該加強在延遲滿足、自我情緒的控制和正確表達,及與人相處時的相處技巧等方面的訓練,
我沒興趣,懶得!
很多家長會描述孩子專注力多不好,但是在電視或者游戲等某些感興趣的事情上,孩子卻能持久專注。這類孩子具備專注的能力,但僅限于他感興趣的事情。對不感興趣的事情,表現敷衍和無所謂的態度。他們并非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是“愿不愿意集中注意力”。
應對策略:就像小學生必須要學習,成長中很多事情,即使不感興趣也是必要的。對于不感興趣型,除了向孩子教授孩子重要及必要事情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傳授具體的專注力技巧,將專注能力從興趣點流向必要的非興趣點。
對誘惑,我毫無抵抗力!
即便是面對感興趣的事,也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這類孩子往往更缺乏專注的自我控制力。除了先天氣質,缺乏規則感、過度寵愛等教養方式,也會造成孩子隨心所欲,愛做什么做什么,沒有忍耐、克制情緒、克服困難的觀念,做事自然難以靜下心來進行到底。
應對策略:相比天生特質型,這類孩子其實可以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是由于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識,容易放任自己的行為。對這類型的孩子,訓練的重點在于自律能力。提高自律的信心,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會使用自律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都是必要的訓練。
噓,我只想靜靜!
外界環境太嘈雜,給孩子看太長時間的電視或玩電腦,家庭人際關系緊張,都會造成孩子精神負擔加重,造成孩子很難進入到狀態,集中注意力。
應對策略:這類專注力問題,主要通過家庭配合,改善外部環境為主。另外,還要提高孩子抗壓力及挫折抵抗力,通過自身能力化解外部壓力干擾。
我好累,想放空!
孩子身體狀態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專注力。如孩子剛剛參與了一天的運動歸來,身心皆比較疲憊,如果沒有調整過來,接著投入到學習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項目,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
應對策略:這類孩子因為身體狀態,只是暫時專注力缺失,需要父母配合,給與更多的寬松環境調整,切忌一味指責孩子,造成逆反心理。
你想要的好成績,一點兒都不難!
導致孩子不能專注學習的原因盡管多樣,但有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教師的教育沒有及時跟上。我好動,但我可以堅持關注自己;我沒興趣,但是我知道有些事我必須做,而且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有很多誘惑,我有信心可以抵御……因為我有我的控制力!
如果我們及早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上課他的小動作是不是會更少,做作業是不是會更高效?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會不會不同?
如果,沒有如果,還好依舊來得及選擇!
更多0-12歲孩子行為表現,請咨詢:400-0531-939或點擊www.baoyat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