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家長[微博]迷信“進好學校,不如挑好老師” 校長:對家長請托很困擾
“進好學校,不如挑好老師。”在廣州小學家長群體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少家長花了重金買學位房,如愿把孩子送進了各所名牌小學后,又開始為分班的問題抓耳撓腮了。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廣州大部分小學的分班工作已經(jīng)結束,還有一些小學會在開學前才出結果。
盡管各級教育部門多年來一直強調(diào),義務教育階段不得開設重點班,可許多家長仍然認為分班有各種“潛規(guī)則”。對此,不少小學校長也頗感無奈。“真的沒有重點班,有些家長怎么說都不信的,每年都有幾十個家長以各種方式懇請我們把他家孩子塞進所謂的重點班,還有家長為了一個午休的床位,也想盡辦法找關系,真讓人哭笑不得。”一位校長說。
文/廣州日報記者劉曉星
特別照顧教職工子弟和擇校生?
“聽說是擇校的和教職工子弟會分在一個班,再找一個比較好的班主任。”家長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女兒分班的問題上并沒有找人,但她知道挑老師的家長有不少。“聽說有一些家長寒假前就已經(jīng)通過各種關系打好招呼了。”她說。劉先生則認為,家長的學歷和職業(yè)會成為孩子分班的參考因素。“之前不是說外省有學校按照家長學歷高低分班么?其實我覺得很多小學都這樣吧,只是沒有說而已。”記者查閱了相關報道得知,昆明曾經(jīng)有小學將新生家長的學歷和職業(yè)進行整理,最終根據(jù)這些信息進行分班,比如父母學歷高的學生,大多集中在某一個班;父母學歷中等的學生,大多集中在另一個班;父母學歷較低的學生,又都集中在一個班。而更多家長則相信,今年5月底,廣州各小學對新生進行資料審核和面談情況將影響分班結果。
校長:江湖傳聞別當真
對于家長們的種種疑慮,記者采訪了廣州多所小學的校長。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盡管各所小學有不同的編班方法,但均是以公平為大前提。學校里并沒有重點班和普通班之分,也不存在拼爹一說。有校長坦承,部分家長的請托確實讓他們感到困擾。“我在開新生家長會時,特意跟家長說了分班的事。一是想選老師不可能,二是不存在所謂的‘好孩子’分在一個班的情況。一年級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學校不可能把他們分成三六九等。”一名校長吐槽說,現(xiàn)在很多家長太容易被周遭所影響,太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生怕自己沒盡力,孩子吃了虧,一點小事情也想托關系。“有家長為了午休的一個床位找關系,我覺得真是沒必要。學校午休的床位不夠,都是按年級輪的,不可能只照顧其中某幾個孩子,讓他們天天睡床。”這位校長說。
到底怎么分?
校長話你知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大致有三類分班方式,一類是隨機分班、一類是按照學生的興趣、特長分為不同的特色班,還有的學校會根據(jù)教學方式的不同,分為網(wǎng)絡班和普通班。
隨機分班 考慮性別、高矮、性格
龍口西路小學校長尚國銀告訴記者,學校采取的是平行分班的方式。15個班的學生,將男生和女生的名字分成兩撥,然后按照每個班45個人抽簽,男生抽20多個,女生抽20多個,再到下一個班,以此類推。在抽簽后,會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我們考慮的是男女搭配、高矮搭配,性格內(nèi)向外向搭配。所以如果某一個班抽的某一類學生類型比較集中,那還是有必要進行調(diào)整的。”尚國銀說。他表示,相比起學生的搭配,更需要考慮的是老師的搭配。語、數(shù)、英三科老師,要在年齡、教學經(jīng)驗、性格方面進行搭配。每個班都要有老少組合,有嚴格的老師和相對溫柔的老師,否則如果都是嚴格的,小孩子可能不喜歡;全是溫柔的,可能不利于班級管理。“對于一些合理的要求,我們會滿足。例如兩個孩子住在同一個小區(qū),家長為了方便一起接送,希望分到一個班,這是可以的。”尚國銀說。
特長分班 家長可填三志愿
先烈東路小學從2002年開始按照不同的興趣特長來分班,今年兩個校區(qū)共有七個班,分成民樂班、語言藝術、科技創(chuàng)新、圍棋、體育舞蹈五類。在家長會上,高年級的學生們會按照班級將特長向新生家長展示,家長看后填表選擇要報什么班,可以填三個志愿。“國家課程各個班都是一樣的,主要的不同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例如民樂班,每周會多出兩節(jié)音樂課納入校本課程。家長報班時,一方面考慮孩子的特長,另一方面考慮興趣,零基礎的孩子也可以報。”該校校長張錦庭說。據(jù)了解,這些年比較熱門的是語言藝術班和民樂班。學校會根據(jù)報名情況進行動態(tài)管理。例如如果有非常多家長報語言藝術的話,就可以多開班。如果孩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fā)現(xiàn)沒什么興趣,也可以調(diào)整。
教學方式分班 自選網(wǎng)絡班或普通班
除此以外,廣州還有一些小學有網(wǎng)絡班和普通班之分。所謂網(wǎng)絡班,就是讓小學生們每人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在日常課程中結合電腦操作、網(wǎng)絡應用,進行電腦化教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報不報網(wǎng)絡班,各所學校沒有作出強制性規(guī)定,家長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需求來決定是否讀網(wǎng)絡班,學校再根據(jù)報名人數(shù)將班級設為普通班和網(wǎng)絡班。早在2001年時,廣州就出現(xiàn)了首批“網(wǎng)絡班”,并且集中在原東山區(qū)的重點小學里。網(wǎng)絡班是依據(jù)當時東山區(qū)教育局與北師大[微博]合作的研究項目“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實驗”而開設的,本意是為了推進信息化教育。但近幾年,陸續(xù)有學校取消了網(wǎng)絡班。對于”網(wǎng)絡班就是重點班“的說法,有小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網(wǎng)絡班與普通班只是教學手段有所不同,并不是重點班。也有家長告訴記者,網(wǎng)絡班和普通班的師資是可以互換的。他小孩讀的是普通班,在五年級時換了語文老師,以前就是在網(wǎng)絡班教學的。另外,普通班里也有學校教職工子弟。
家長
最怕“潛規(guī)則”
分班要透明
盡管各所學校都一再強調(diào)分班沒有貓膩,但是這么多年來,家長對于“潛規(guī)則”的疑慮始終存在。家長劉先生認為,主要原因是因為分班過程不夠公開透明。“現(xiàn)在小升初電腦派位,孩子無論派到好學校或者派到壞學校,家長都沒什么可投訴的,就是因為公開透明。那些平行分班的學校,抽簽過程是否也可以讓家長來見證呢?”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