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結束,又到寶寶春季入園的時候了。在家和父母待久了的寶寶,難免會對去幼兒園產生各種抵觸心理,哭鬧著不肯上學,讓家長頭疼不已。父母要積極配合幼兒園,讓孩子在家中的習慣與幼兒園逐步“合拍”。幼兒園老師建議,家長要理性應對寶寶對入園的不適,鼓勵孩子逐漸融入一個“有規有矩”的小集體。
“我就擔心放完假再送孩子去幼兒園,她又開始哭鬧。”市民杜女士說。經過一個假期,孩子難免會對幼兒園感到陌生,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強化上幼兒園的好處,樹立幼兒園的良好形象,告訴孩子在幼兒園可以學新兒歌、做游戲、和小朋友一起玩,來激發孩子入園的興趣。這樣堅持半個月,寶寶對幼兒園的環境熟悉了,心理上就會感覺到安全了,分離焦慮自然也就會消失。
面對孩子哭鬧不肯去幼兒園的表現,幼兒園老師建議,家長不要一味斥責孩子,或命令孩子“必須去幼兒園”,這樣更易激發孩子的抵觸心理,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親人,哭鬧是正常的表現,不哭反倒需要格外關注了,這可能是孩子怕被家長責罵,壓抑自己情感的一種妥協表現。
孩子入園后,家長要少和孩子說“你在幼兒園想不想媽媽啊”“老師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等可能引發孩子傷心的話題,這樣的話容易造成孩子情緒上的不安,本來是關心,但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將幼兒園開心的事說出來,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的事,有利于孩子對幼兒園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孩子也會更樂意上幼兒園。
此外,家長最好安排與幼兒園相適應的作息時間,督促孩子早睡早起,中午堅持午睡等,要準時接送孩子,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生活上,家長要多些指導,少些包辦,放手讓孩子獨立吃飯,自己穿脫衣服,收拾玩具,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孩子做自己的小幫手,幫助孩子鞏固在幼兒園養成的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