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升初民校如何招生再次面向公眾征集方案。取消民校考試之后,如何確保公平、考試以外的依據何在成了小學生家長最關心的話題。為此,大洋網發起了“我要當嘉賓”的征集令,并在眾多家長當中挑選了4位家長參與節目訪談。
家長:
擠破頭進名校?
為社會競爭機制所逼
小升初的民?荚嚍槭裁词艿饺绱硕嗉议L的追捧?四位家長表示他們也是迫于無奈。“誰都想自己的孩子以后出來能找個好單位,但好的單位需要好文憑當敲門磚。層層遞推下來,我們自然就希望孩子能進一所好初中了!逼渲幸幻W六年級的家長陳文生說道。
另外一名學生家長葉惠群表示,進好的學校能給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她認為雖然家長對孩子的監管負有重要責任,但是在學校成長也不可忽視。因此她擔心孩子在校風差的學校容易“學壞”。
專家: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教育資源投放與錄取都得引入社會監督力量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目前學生、家長扎堆‘小升初’考試,爭搶優質學位的最主要原因!睆V州市異地中考公眾意見征詢委員會委員、越秀區博雅青少年成長服務中心總干事嚴凱表示。為了平衡教育資源投放,他提出應該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代表、教育工作者代表、媒體代表等組成一個社會教育投資委員會,政府每一筆教育經費的支出與投入都要經過委員會的同意,避免好的學!板\上添花”,差的學校停滯不前的現象。另外,他提到小升初的錄取同樣也要引入社會力量的監督以確保公平公正。
學生家長代表陳文生提出疑問,師資力量能否輪換以彌補教育資源的失衡?嚴凱認為,除非與師資力量調整相配套的教師考核機制作出調整,否則如果名師資源在不同的學校輪換,但考核機制不變,待遇隨時有“縮水”的風險,無疑會加大名師輪換機制的阻力。
小升初取消筆試后該怎么進行?
嚴凱認為以往小學階段期末考試都是由各區自行命題,取消民校小升初的筆試之后,可考慮將小學六年級的兩次期末考調整升級到全市統一命題、按區進行統一改卷的方式進行。無論公校還是民校也可以此作為錄取學生的參考依據之一。
在招考時間方面,嚴凱提出小升初的招考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民校招生也可放在“提前批”招生,與外國語學校享受同等的待遇!斑@一階段是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雙向選擇,學生可自由報考心儀的學校,學校也可在參照學生期末考成績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定位自主選擇學生。接下來才是電腦派位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