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佩服他們的精神,有干勁。”“人生就是在不斷經歷、成長,沒有平凡的人,只有不平凡的人生。”參加2015年山東牧醫學院創業先鋒特訓營的石曉雨在回憶起特訓營里的日子時說到。她是山東牧醫學院特訓營的第一批參與者,而今年是特訓營開辦的第三個年頭。據了解,從山東牧醫學院特訓營中已經走出了一大批創新創業的高素質人才,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
2017年5月8日,來自山東牧醫學院135名參加“2017大學生創業先鋒特訓營”的2018屆畢業生格外精神。這一天,山東牧醫學院攜手濰坊市創業大學以及大北農集團、山東豐沃新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瑞東農牧(山東)有限責任公司等舉辦的“2017大學生創業先鋒特訓營”正式開營。特訓營就像高考前的模擬考試,能讓學生真實體驗現代企業的管理運營流程,幫助學生在創業初期少走彎路,更好更快的完成創業項目。
這是山東牧醫學院雙創建設的一個縮影,正如學院副院長張紹秋介紹,“山東牧醫學院對同學們創業創新的保護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同學們有創業意愿,有好的創業想法和思路,要向學校提出自己的項目設計,學校招生就業處會立刻為同學們提出的創業想法和思路立項。山東牧醫學院將會緊隨你的創業項目的每一個步驟,也會對項目團隊進行培訓。現在學校加大了創新創業力度的培訓,希望同學們利用好學校現有的條件和政策,開展自己的創業項目,完成創業夢想。”
遙遙領先全國的10%創業率:拼搏與良好機制的締造
據《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5-2016》顯示,2016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為2.93%。而山東畜牧獸醫職院畢業生離校一年后自主創業率約7.2%左右,離校三年后自主創業率近10%,涌現出一個資產數百萬至數十億元的龐大企業家群體。
新浪編輯采訪到了山東牧醫學院2016屆畢業生彭勝光,他曾給云南省委書記留言,咨詢創業扶持政策,得到了云南省委的高度重視,并給予了重要答復。
彭勝光的家鄉在云南隴川,家里從2003年就從事養殖行業,他結合家里的實際情況,抱著要為家鄉畜牧業發展做貢獻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幫助家里分擔壓力,榮幸的被山東牧醫學院錄取,就讀于2013級動物醫學2班,這也就是他萌生創業的開始。
“學校在我一入學就開始對我學的專業將來的就業形勢進行了介紹,經過大一一年的學習以及和任課老師的交流,了解到了學校各類的創業政策,這更加堅定了我創業的信念。”彭勝光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到。他深知,對于創業者來說,一腔熱血和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不斷的參與實踐。升入大二的他開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創業大賽和名家講座,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去看創業的相關視頻,實地與創業者交流取經,在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
想要創業成功,不僅僅需要有豐富的行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更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而這一部分是難以在課堂上掌握的。彭勝光說到,“在學校時,學校招生就業處安排了很多實踐機會。當時我參加了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組織的‘大學生創業培訓及其路演’,在學校安排下由濰坊創業大學來進行創業培訓和路演。那次學習,我學習到了一整套創業體系,影響深刻。”
自身的努力,以及山東牧醫學院創業機制的大力支持,終于實現了彭勝光的創業夢。今年2月份,他注冊了德宏騰盛農牧有限公司,一個以生態特色養殖(豬)為核心,輻射生態特色時令果蔬,生態特種經濟動物(鹿和孔雀),形成一個生態特色有機結合立體產業的綜合開發項目。目前,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安排下,他被選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人員,也在孵化園區進行項目孵化。
“首先,我希望當我回母校時,能把我的企業做成云南的龍頭;其次通過我的企業將云南和山東的文化互流互通;最后是自己的創業經歷能夠對學校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這是彭勝光的夢想。
開展創業特訓營,學生在校即可進駐企業
新浪山東了解到,2016年山東牧醫學院與濰坊創業大學、大北農集團聯合主辦的“2016大學生創業先鋒特訓營(大北農班)創業項目路演”,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專業化創業課程支持和真實企業體驗,著力打造創業型人才。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上,該班以學員為中心,以創業設計為主線,從創業意識激發、商業模式選擇、客戶關系管理,到沙盤模擬、商務禮儀、素質拓展,既有課堂教學,又有實戰演練,還安排了企業考察和場景體驗,并以創業設計路演為結業考核形式。
從山東牧醫學院畢業的石曉雨是特訓營的第一批獲益者,她現在已經在一家企業完成就業。“我有一顆不安分的心”,石曉雨對新浪山東編輯說到,正是這顆不安分的心,讓她想在企業中鍛煉一段時間后,開始自己的創業項目。
山東牧醫學院借助校企合作優勢,通過“廠中校”和“校中廠”以及各類企業訂單班,分類培養、頂崗實習,廣泛開展就業創業體驗活動。通過實施校企聯動、專家常住和定向培養等模式,實現校企共育創業型人才。學院先后與國內外200多家畜牧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頂崗實習、派駐見習等,讓學生走進企業、融入企業,既培養吃苦耐勞精神,又提高了創業能力和水平,為自主創業奠定了實踐基礎。
創新授課模式,創業大咖與學生面對面
3月20日,山東牧醫學院創新創業網絡課程正式開課,學院面向2018屆畢業生開設5門網絡課程,授課老師均為國內創業名師,學生可以在山東牧醫學院官方網站中的招生就業板塊中收看課程內容。本套課程分別為《大學生創業基礎》《網絡創業理論與實踐》《創新思維訓練》《創新創業大賽賽前特訓》和《商業計劃書的優化》,進一步利用優質教學資源和現代傳媒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多年來,學院抓住實踐教學這個高職教育的關鍵環節,不斷加大教學實驗實訓條件的投入力度,在校內新建畜牧實訓、食品藥品、寵物馴養等門類齊全的校內教學實訓基地,突出實踐能力訓練;在校外,與大型農牧企業共建“廠中校”,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學生職業資格證書和實踐技能等級證書獲證率達100%。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從競賽中檢驗專業知識,尋找自身的不足,為順利就業、成功創業奠定了能力基礎。
立足行業,解決學生創業的“最后一公里”
“我為成功而來,我要為自己不凡的人生奮斗,為自己不安分的心努力,證明自我,自尊生存,不停奔跑,不斷嘗試,只為做最好的自己……”這是參加山東牧醫學院主辦的現代青年農場主特訓營學生在開營儀式上的莊嚴宣誓。
特訓營于今年4月8號正式開營,山東牧醫學院確定500名同學作為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對象,學校選聘行業內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創業成功的企業家、老板、創業導師等名師名家,為學員授課,指導學員創業。主要開展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蹤服務,期限3年,其中培育2年,后續跟蹤服務1年。培訓方式是,以產業發展為立足點,以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為主線,通過理論學習、典型介紹、交流互動、參觀考察和創業模擬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進行教育培訓。配合技術專家指導、創業導師跟蹤輔導,組織創業沙龍、成立創業俱樂部等形式,提高培訓效果。另外,結合實際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培訓工作(如微信、手機APP等),探索學員易接受的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和在線管理指導等方式,提高培育針對性、時效性和規范性。
現代青年農場主特訓營的開營是山東牧醫學院服務農牧經濟的辦學特色的鮮明體現,近年來學院對接產業發展,創新教育體系,建成了從牧場到餐桌、覆蓋農牧經濟全產業鏈、行業特色鮮明的專業體系,為現代農牧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技術服務,為山東乃至全國農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行業發展的引擎。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是學生無論在理論素養、實踐能力,還是在綜合素質、創新創業方面,都有非常大的進步和質的飛躍,成為現代農業引領者。
“百名創業明星校友”、“百名畢業新星”樹立創業榜樣
學院注重挖掘校友資源,于2011年12月和2013年5月,分別評選表彰“百名創業明星校友”“百名畢業新星”,將其先進事跡編畫冊、出專輯、錄光盤,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就業觀念,接受創業教育。
“上學時,多學習、多問、多干。在學校里,尤其我們獸醫專業更有專業性,對我們未來的職業非常重要,需要不斷學習總結,尤其課堂上只是很全面,這是基礎。校外知識我們不了解,多問老師。要想做這一行,就有針對性去實踐多干多學。”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2002級動物防疫與檢疫專業畢業生,福州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總經理刁文武這樣說到。
“對于創業來講,不同緯度不同視線,有大有小。創業需要三個方面的要素:知識、建設、實踐或技能。在大的平臺才有機會去輪崗,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在技能提升上是一個好的選擇。當然,不管基于大夢想還是小夢想,社會處在轉型時期,就業壓力比較大,創業機會是非常多的,不失為一種選擇。”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1988級畜產品加工專業畢業生,江蘇益客集團董事長、南京市農委常委田立余說到。
“不要怕失敗,因為我們肩上扛著責任,一旦做起來,一旦創業,怕也沒有用,因為這份責任是一個團隊的。一旦做起來只能往前走,沒有理由去想失敗,想盡辦法解決困難,使企業一步一步走穩”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1987級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畢業生,山東圣地綠源集團董事長、高級畜牧師徐曉玲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