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軍地人才培養中心的重要平臺,與古鎮口部隊裝備部簽訂了《軍民共建協議》,共建涉軍涉海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開啟了與軍隊聯培聯訓、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軍港與學校一體,開展即時培訓
據了解,過去,古鎮口部隊在近百公里外的青島市區建有相對獨立的人才培訓基地,人才、設備不夠齊備,而且每次承訓人次較少,耗時費力。位于古鎮口融合區的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毗鄰古鎮口軍港。古鎮口融合區牽線搭橋,促成學院與古鎮口部隊達成戰略合作,把軍民融合發展納入整體規劃和工作部署,依托學院獨特的辦學資源、品牌特色和區位優勢,為部隊提供急需專業人才培訓服務。
由于學校距離軍港近、教學設備齊全、資源充足,只要部隊有培訓需求,隨時可派專人進港對接,第一時間訂出培訓方案,迅速啟動培訓活動,實現了來之即訓,訓則快成。與遠赴青島培訓基地相比,同規模同類型培訓任務可節約時間70%以上,節省交通、餐飲、住宿等軍用開支60%以上,使部隊騰出更多財力和精力心無旁騖地投入核心戰斗力建設。
教學與實踐結合,開展定向培訓
在前期的培訓中,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投資了10萬元專門為官兵購買了一批同型號發動機,用于實習實訓;對有培訓需求但因特殊原因無法到學院接受培訓的部隊官兵,學院就把培訓辦到艦船上,把課堂搬到設備前,開展現場培訓,切實提高了培訓效果。對接艦船新裝備技術保障需求個性化設置課程,建立了急需技能人才培訓科目動態信息庫,對船舶堵漏與維護、機艙設備管理、特種車輛液壓系統維保、門座式起重機操作等一些跨專業、難度大培訓任務,成立了由港口機械系、信息工程系、航海系、輪機工程系等相關部門、系部組成的項目化培訓小組,提前到部隊熟悉設備操作規程,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
近年來,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先后組織開展了近30個專題的培訓工作,舉辦培訓班18期,培訓官兵近千人次。依托互聯網“空中”教學資源,搭建面向官兵的開放性“碼頭遠程實境課堂”,接入港口生產視頻信號及海上雷達信號,開展基于真實案例與項目的情景培訓。
崗位與就業貫通,開展長遠培訓
據悉,由于官兵流動性大、未來就業創業需求強烈,為此,學院將柴油機基本原理與日常維護、機艙設備基本維修技能、船舶電工、汽車修理、油機電站、搬運機械、特種車輛液壓系統、計算機與信息管理、高級船員安全技能、海監安全應急實務等軍地通用性強的課程列為基礎專業課程,作為常規性培訓科目納入定期培訓計劃。一批學員先后獲得了中級電動機械司機(門機)、初級鉗工、初級電焊工等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在體制機制上,與有關部門和機構對接,擬探索實行船員、海員和軍隊士官學歷與技術資格互認機制,打通軍地人才培養使用的體制瓶頸,開辟軍地人才共育共用、兼容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