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山東聊城臨清市康莊希望小學一個留守兒童的午餐饅頭,引發了在此支教實習的齊魯師范學院大三學生孫運財愛心募捐活動。孫運財在自己的QQ群、微信群發出倡議,倡導朋友們一同關愛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力所能及向他們提供幫助。一天的時間里,為孫運財點贊的好友276人,接力轉發的15人;一周的時間里,170余件包裹從齊魯大地四面八方快遞而來,1000冊練習本、1000支鉛筆、24支鋼筆、300袋尺子、70套水彩筆蠟筆、240個保溫杯、200塊橡皮、10個足球,還有創可貼、扎頭繩等等,暖暖的愛心不斷往這匯集。就連中央黨校在讀博士們,都在詢問是否有捐款的銀行賬號要表達愛心。
“愛心故事”引發強烈社會反響
3月29日,《人民網》頭版“焦點咨詢”對我校支教實習生孫運財捐助留守兒童的“愛心故事”進行報道。隨后,人民網“新聞15分”、人民電視、強國論壇、手機人民網“一點資訊”、中國青年網、搜狐網、傳媒中國網、環球聚焦網、東方頭條、中國金盾網、中國商務網、未來網、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網江蘇頻道、人民網云南頻道、山東畫報等眾多大型權威媒體相繼報道推送了視頻和圖文報道。
陽春三月,又到一年春花爛漫時。以孫運財為主的“愛心捐助留守兒童”團隊,一群95后大學生,用一個個責任擔當、愛心接力、助人為樂、重義輕利的價值自覺,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自己的詮釋,這也正是當前社會所倡揚的時代美景。一件“愛心故事”廣泛傳揚,在師生中引發持續關注熱議,在社在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眾多網民紛紛以轉播、點贊、評論、留言等方式對孫運財愛心團隊表達敬意。社會各界紛紛為這體現核心價值導向的滿滿正能量點贊。
“愛心故事”刷新校園文明顏值
用一個善念激發更多的善念,靠一個善舉引領無數善行。“愛心故事”群體演繹了一場愛心接力,它是校園的良心,更是青年大學生的驕傲,是齊魯師院學子主流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身旁鮮活有形的正能量,匯聚起文明進步的強大力量。
人民網等29個大型主流媒體平臺陸續報道齊魯師院,聚焦孫運財“愛心故事”、點贊齊魯師范學院,掀起了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持續報道齊魯師院的新高潮。人們通過“愛心故事”更加了解和認識齊魯師院優秀學生,更加認同和喜愛文脈湖畔美麗的校園,有力提升了學校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再次刷新了齊魯師院的校園文明顏值。
“愛心故事”傳遞核心價值觀溫暖底色
從新聞影響角度來看,這個“愛心故事”本身也許不算大;然而,立足于社會學視角,面對即將由校園步入社會的95后大學生群體,卻正是這一個看似尋常、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凡人的善舉、見微而知著。盡管他們未必注意到自己是在傳遞社會正能量暖色,但這樣的言行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為溫暖的底色。而對于社會進步和校園文明的弘揚來說,往往就是發生在如此自覺自發和微小平凡的事情之上,幫了他人,提升自我,如此簡單,卻又勝似春天般溫暖。
“愛心故事”之所以引發大家的關注,引起媒體的熱衷,根本在于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善舉中,每個環節都展現出真誠、友善、責任、擔當的價值觀。難能可貴的是,人們一直期盼的道德回歸,在這一故事里得以再現,是一輪追求道德回歸集體意識的迸發與共鳴。
“愛心故事”扎根齊魯文化網絡愛心匯聚
“愛心故事”這樣一個充滿著盡職盡心、扶貧助學、凡人善舉的正能量事跡,之所以發生在齊魯師院,細究其因,其扎植的豐厚沃土即是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齊魯文化蘊涵的天下為公、經世致用、仁愛、禮敬等樸素價值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齊魯學子。秉承“博學明道,崇德象賢”校訓,傳承忠義、守信、正直的人文精神,正是齊魯師范人應有的責任擔當。
“愛心故事”是齊魯好人網絡愛心的又一次匯聚。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生態空間,也正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愛心故事”從發起、呼應到宣傳報道,恰恰是網絡特別是廣大活躍的網友發揮了巨大正能量,儼然成為人們愛心涌流的傳播渠道,可以說,離開網絡愛心傳遞的平臺,難有“愛心故事”的持續接力、深度報道、廣泛傳播。受“愛心故事”影響,越來越多的齊魯學子已自覺加入到扶危濟困、扶貧助學、助人為樂等社會愛心活動中來,一大批熱心網友大愛無聲,愛心接力,伸出關愛友善之手,讓愛的芬芳溢滿齊魯大地。
“愛心故事”成為校園文明的一個美麗標識
“愛心故事”如春雨潤物無聲,似春風溫暖人心,凸顯的是大學里有大愛,小人物有大情懷,小事情見大文明。凡人善舉、愛心匯聚,無疑是一個校園不可或缺的群體良心,是一個大學特有的文化品質,是一抹令全體校友自豪、讓社會各界稱贊的美麗標識,也是鼓舞我們追求卓越、向往美好的精神動力,更是潤澤莘莘學子心田的大愛甘露。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友善、誠信、關愛是人性的光芒、道德的力量,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基本要義。深受齊魯文化熏陶,傳統美德的種子已根植于每個人的心田,借助于新的形式,以現代的方式綻放傳播,是齊魯師院人文的一個縮影。我們相信假以時日,定會積小愛成大愛,積小勝致大勝,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共建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園。
“愛心故事”日用不覺爭當核心價值觀踐行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面對新的長征路,任務依然復雜艱巨。95后代大學生,將全程參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中國夢將在他們手中實現。大學時代是播撒希望、確立價值觀“最大公約數”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只有每個青年把踐行核心價值觀內固于心,外化于形,培養健康向上好品質,日用而不知、常見而不覺,才能眾志成城實現偉大中國夢。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蘊含在日常學習生活之中,并在具體實踐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大學生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方向,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青春使命,不忘初心,點滴做起,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精彩人生。
(通訊員:朱禮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