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華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來之際,為更好地培養在校學生敬畏生命,感恩奉獻的精神,自3月27日開始,齊魯醫藥學院開展為期一周的“‘無語體師’清明追思”活動,組織學生向為醫學教育事業默默付出的“無語體師”們,表達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無語體師”是醫學院校學子對解剖教學用遺體的獨特尊稱。追思儀式上,學生們身著白大衣,手持親手制作的小白花肅立,向“無語體師”敬獻小白花并鞠躬默哀。授課教師向學生們講述了遺體捐獻者對醫學教育的重大意義,希望學生們心懷感恩,虛心學習,回報社會,不辜負“無語體師”無償獻出的“生命最后的禮物”。

追思活動以教師人文底蘊培養、新生入校“無語體師”啟用儀式、人體解剖學知識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為依托,引導學生以尊重、感恩、求真務實的態度學習解剖學,將人文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醫學知識的同時,認識到解剖教學用遺體不是一具冰冷的尸體,而是一位賦予了生命的“老師”,進而領悟到“無語體師”用身軀繼續詮釋生命意義的奉獻精神,學會尊敬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