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山東省2017年春季高校畢業生就業集中招聘活動服務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專場在濟南西部大學科技園舉辦,此次招聘活動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齊魯工業大學承辦;由中共山東省委統戰部、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主辦,齊魯工業大學承辦的2017山東民營企業人才招聘會同期舉辦。

招聘會供需兩旺 單位數量和質量均創新高
此次招聘會共吸引了1100余家企業報名,用人單位涉及化工、制藥、食品、材料、教育、地產、商貿、電子、保險、金融、汽車、機械制造等諸多領域。本次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3.3萬余個,共有來自全省各地近2萬名學生參加。
今年的招聘會不僅參會單位數量創新高,參會單位層次和質量也有所提升。共有中石化、華潤、正大、魏橋、萬達、華泰、海爾、海信、青啤、新希望、中糧、太陽紙業等60多家500強企業參會。

發揮聚集效應 擴展就業服務
為方便畢業生求職,齊魯工業大學在招聘會現場設立了公考咨詢、征兵咨詢、就業手續辦理等服務區域;當天還安排了396場宣講和面試活動,畢業生參加達4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雙方洽談成功率。
學校充分利用綜合類招聘會的聚集效應,實現“一會多能”,相關部門和學院(部)負責人、老師到現場與用人單位洽談,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部分學院(部)還組織召開座談會,就人才培養、實習就業等與單位代表進行深入溝通、交流。
學校還以招聘會為契機,主動邀請用人單位參加我校“大學生職業發展論壇”、“生涯啟航”、“職場大咖分享會”、“職面未來”、“名企進校園”等“1236攀登計劃”就業服務活動,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主動加強校地對接 努力服務中小微企業
今年1月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把“保障就業”稱為政府“最要緊的責任”,他更是把小微企業比喻為巨大的“就業容納器”。根據上級要求,為充分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服務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和“藍黃”等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作用,齊魯工業大學主動與山東省工商聯、山東各地市人社局等部門對接,廣泛收集中小微企業招聘信息,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招聘會現場還設立了日照、濰坊、泰安寧陽、煙臺蓬萊等招聘單位專區。
轉變學生就業觀念 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齊魯工業大學堅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推進“德智雙學分”人才培養模式和“德融課堂”工作,積極探索建立教學、科研、實踐、文化“四位一體”育人模式,將創業教育、就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把就業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教育教學諸環節。
2016年開始,圍繞就業工作從傳統的關注就業率轉向提高就業質量,從重視推薦畢業生轉向關心學生成長,從就業部門向教學部門的簡單反饋轉向協同育人等三個轉變,齊魯工業大學調研和實施了“大學生提升就業能力攀登新高峰行動計劃”,構建了生涯發展輔導課程、就業指導類活動和生涯個體咨詢等“三位一體”的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工作新體系,不斷將就業指導服務前移,實現畢業生高比例和高質量就業。
2016年齊魯工業大學共舉辦“研途有你”、“大學生職業發展論壇”、“職場大咖分享會”、“職面未來”、“留學導航”、“公考之路”、“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模擬面試大賽”等活動300余場,參與學生超過5萬人次。
史上“最難就業季” 這里沒那么難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答記者問時提到,今年約有795萬應屆畢業生,創歷史新高,還有500萬左右的中職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又是一次“史上最難就業季”。然而,對齊魯工業大學的畢業生來說,似乎沒有那么難。
從齊魯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了解到,從去年9月份至今,學校已經為2017屆畢業生舉辦了354家單位的秋季綜合類招聘會,舉辦了百威、中糧、金鑼等227家專場招聘會,加上本次招聘活動,累積提供就業崗位近5萬個;就業網站發布信息433條,微信平臺發布就業信息1400余條,學生瀏覽量達40余萬人次。
齊魯工業大學多年來堅持“立足地方、面向山東、輻射全國”的基本戰略,在就業市場開拓上創新思維、創新方式,每年定期回訪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建立了百余家就業實習基地,連續9年承辦了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集中招聘活動,形成穩固的就業基地和專業類就業市場群,就業市場的不斷拓寬為畢業生充分和優質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