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齊魯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收到了菏澤市巨野縣大謝集鎮(zhèn)梁屯小學送來的綴有“實踐結碩果、義教育新苗”十個大字的錦旗,對該校上學期組織的支教實習工作予以高度贊揚,深表感謝,認為支教實習的學生在較為艱苦的條件下,將課堂作為鍛煉能力、服務基礎教育的舞臺,尊重學生、敬畏課堂、恪盡職守,令人感動。

去年9月,齊魯師范學院為進一步提升服務基礎教育的能力,根據(jù)省教育廳的統(tǒng)一要求,立足“師范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組織14個專業(yè)855名師范類學生分赴萊蕪市、新泰市以及菏澤市所屬牡丹區(qū)、單縣、鄆城縣、巨野縣等地,開始了為期一學期的實習支教工作。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趙明聰、張婷婷兩名女同學,由菏澤教育局根據(jù)教學需要,一同被安排到較為偏僻、各方面條件較差的巨野縣大謝集鎮(zhèn)梁屯小學實習支教。學校沒有食堂,她們所居住的宿舍則是該小學臨時收拾出來的一間約十多平方米、無洗漱設施、防風及取暖皆成問題的小屋子,可這已是該校能夠給她們提供的唯一的一間宿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兩位同學自己動手修理門窗、買菜做飯,很快就適應了生活環(huán)境。對于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她們,負責講授四年級學生語文和數(shù)學是對她們最大的挑戰(zhàn),但面對小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她們并沒有退縮,“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她們主動向學校的其他語文和數(shù)學老師請教,利用信號時好時壞的網(wǎng)絡查找資料,在學生放學后,她們便在空空的教室,幾遍甚至幾十遍的模擬講課,“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她們便熟練掌握了小學語文和數(shù)學教學方式和方法,漸入佳境。在教學過程中,她們教會了不會講普通話的鄉(xiāng)村孩子敢說普通話,并將自己所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方法融入了日常教學,使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使孩子們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期末考試成績名列該小學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小學同年級學生的前茅。在教學工作之余,她們十分關注孩子們的生活,對于班級里的一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更是備愛有加,她們會經常做一大鍋飯菜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她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和扎實嚴謹?shù)墓ぷ髯黠L,贏得了當?shù)乩蠋煛W生家長高度認可和贊揚,她們的愛心,更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實習支教期滿臨別時,孩子們以淚洗面,送了自己所依賴的“小老師”一程又一程現(xiàn)在,孩子們還經常在周末三、五人聚在一起用家長的手機與她們通話或視頻聊學習、話夢想。
“一葉報得春消息”,“窺一斑而見全貌”。巨野縣大謝集鎮(zhèn)梁屯小學贈予齊魯師范學院的錦旗,是社會和農村中小學對該校實習支教工作的充分肯定,充分彰顯了學校服務于基礎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齊魯師范學院高度重視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為強化實踐教學,改革師范生培養(yǎng)模式,調整培養(yǎng)方案,將教育實踐貫穿師范生培養(yǎng)全過程,促進理論教學與教育實踐的深度融合。完善師范生實習支教管理和指導機制,要求所有師范生參加實習支教工作,實行高校教師(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熟悉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教師)和中小學教師共同指導的“雙導師制”,采取駐校指導、巡回指導和遠程指導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實習支教師范生的全程指導和跟蹤管理。編制師范生實習支教實施方案、實習支教指導手冊、實習支教評價標準,做到實習支教前有明確要求、過程中有嚴格監(jiān)督、結束時有考核評價。
學校建立健全了師范生實習支教保障機制,做好師范生專業(yè)思想教育和教學技能培訓,使學生基本具備了從教能力。統(tǒng)籌考慮師范生教育實踐的目標任務和中小學教學基本要求,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教育教學知識與學科專業(yè)知識,引導師范生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實踐中,提高教學適應能力和綜合素質,全方位、全過程地提高師范生實習支教質量。通過實習支教,按照“四有”好教師標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實習支教全過程,增強了師范生的職業(yè)認同,形成了良好的師德素養(yǎng),激發(fā)了師范生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樹立了遠大職業(yè)理想,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通訊員:王雅文、王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