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球教育體系,新加坡教育有其獨特的標簽和特色。新浪山東從萬和留學了解到,新加坡的留學之所以廣受考生和家長的喜愛,主要源于新加坡教育的優勢,而新加坡的城市風貌和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是新加坡教育擁有得天獨厚的教育優勢的原因。
新加坡——令人向往的宜居花園城市
1 怡人的自然環境
新加坡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候濕潤,平均溫度在23至35度之間。新加坡綠化覆蓋率達到50%左右,園林面積達到9500多公頃,占國土的近八分之一,是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
2 舒適的生活環境
城市建設完善、設施先進、交通發達;全球公認的美食世界、購物天堂;朝氣蓬勃的動感之都,到處充滿現代化的都市生活氣息。
3 良好的社會治安,無種族歧視
新加坡法治嚴格,治安良好,警察工作效率高,犯罪率只有0.5%。新加坡華人占75%。無種族歧視及語言障礙。
4 教育質量高
全球教育素質排行榜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根據76個國家15歲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測驗成績綜合統計而出。新加坡良好的教育制度也體現在非學術方面,如注重公民教育、團隊精神、跨文化能力等。
新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
新加坡由于國土面積小,自然資源奇缺,人力就成為其最大的資源。所以,從1965年建國開始,政府就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把發展教育看作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本國策。每年新加坡財政預算中約19%的經費撥給了教育,高達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三至四的經費用于發展教育事業,如果再加上撥給教育儲蓄基金帳戶的5億新元,人均教育經費接近1,400新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發表感嘆:“新加坡的教育水平已超過英國劍橋對全世界英聯邦國家中小學教育的要求”。
新政府特別重視樹立教師崇高的地位,協助他們圓滿完成任務,這是經營一個偉大教育制度的關鍵。教師的社會地位高,教育部和學校又善于激發老師的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工作的創造性就被激發出來了。在新加坡有不少世界一流名校的畢業生在快快樂樂做教師。這怎能不是學生的福音。
新加坡教育體制
新加坡進行的是精英教育,通過分流制度把優秀的人才分流出來,讓一部分人進入職業技能訓練系統,另一部分精英接受大學教育。新加坡又通過一系列獎學金制度把精英留在國內,為本國服務。這種精英教育體制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那便是因材施教。新加坡教育部認為,他們的教育制度致力于幫助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華、發揮各自的潛能,培養終身學習的熱忱。以學生為中心,打造個性化的學習路線,著力于潛能和思考力、進取心、自信心的教學取向,真正提高了教學的效益。分流教育既培養了高級精英人才,又有可靠的職業訓練。在不浪費資源的同時使社會上的人都能各盡其職,達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新加坡教育優勢
1 卓有成效的“雙語制”
英語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媒介語言,同時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學習一種官方的母語,華族學生學習華語,馬來學生學習馬來語,印度學生學習印度語,有些中學甚至為學生開設第三種語言。這種雙語政策讓學生理解并欣賞本族本身的文化遺產,為學生奠定穩固的語文基礎,同時促進與文化語言背景各異的人的交流,獲得并加強他們今后在全球化環境里的國際競爭優勢。新加坡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PISA)測試中有突出表現也與此有關。
2 注重素質培養與科學教育。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學生每天是半日制課程,剩下的半天是素質型的課外活動,比如設計與工藝、美術與勞作、公民及道德教育、體育與音樂等,幾乎每所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有幾十種。靈活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主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不論中學還是小學,“專題作業”是教育部規定動作。為了高質量完成專題作業,學生要廣泛查閱各種資料,請教老師,和同學合作,有時甚至借助大學研究力量。每一項專題作業都相當于國內一份研究報告或研究生論文。
新加坡的科學教育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新加坡將科學與英語、母語、數學并列為四大考試科目,科學教育不流于形式,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技能。
3 對國際生的人性化政策
對于中小學生,新加坡允許國際學生的母親、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讀。這樣的政策讓學生在新加坡能夠真正的安心就讀,踏實的完成學業。在學生進入政府中小學后母親可以申請新加坡陪讀準證,在第二年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工作。根據母親的學歷、語言技能和年齡、身體狀況等條件,都有基本適合自己能力的固定工作,可基本保證母子二人在新加坡的花銷。
對于中國初中畢業生及以上人群,新中兩國政府早已簽署多項促進兩國學術交流的合作項目,比如獎學金項目SM1,SM2,SM3.吸引更多中國學生留學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