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駐魯高校與中學戰略合作聯盟第二屆“高考專家公益講座進校園”活動第一站來到了濟南第一中學。2019年高考信息掌握要趁“早”,面對高考不同的考試類型,家長、學生與招考信息間的不對稱,往往會擾亂學生的備考節奏和材料準備。2019年自主招生需準備哪些材料,不能錯過的重要時間點,各校自招政策有何不同?2018年綜合素質評價的高校陣營進一步擴容,綜招選拔對象、選拔程序、錄取辦法是什么?藝體生如何準備校考并順利過關?2018年山東首次進行的“七校聯考”的考試方式,合格線劃定、分數如何使用?高校對藝體生文化課分數怎么要求?春考和單招為何越來越多的得到考生和家長的選擇?
11月中旬各高中期中考試成績發布,此時正是學生們查缺補漏、確定方向、精準提升的最好時間節點,自主招生的材料怎樣準備,春考、單招、藝體生等有哪些報考疑問,在本次活動中,聯盟和新浪山東聯合邀請的知名高校招辦主任將一一解答。本次活動由濟南一中高二年級級部主任李玉森主持,得到了與會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持。


自主招生提升專業匹配度 重視考生學科特長與創新潛質
活動開始,山東財經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林秀梅從高招報考類型到報考建議,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講解。林秀梅說到,經統計,目前有60%的學生進入大學后,對所學專業持不滿意的態度,引起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四點:其一,考生報志愿由家長一手包辦,未考慮考生個人意愿。其二,考生對所報專業不甚了解,盲目跟風現象嚴重。其三,院校調劑專業的結果。其四,考生對自我能力、興趣認識不足。

針對以上現象,山東省將在2020年正式實施新高考,拋棄傳統招生方式,改用“專業(類)+學校”的志愿填報方式,既實現了考生一檔多投、多次選擇的機會,又增加了高校與考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機會。在新高考的志愿填報模式下,考生可以某專業的內容和實力作為首要衡量依據,先選擇心儀的專業,再選擇院校。既可報考同一個高校的不同專業(類),也可報考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報考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類)。同時,取消專業調劑,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生對專業的滿意度。
隨后,林秀梅為考生、家長詳細解釋了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的概念和相關政策。從近年自主招生的數據來看,高校招生越來越重視考生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其中,林秀梅提到在自主招生的條件中,除了擁有多數學校認可的幾類官方獎項以外,綜合成績優秀或者具有創新潛質的考生均有機會通過自主招生被高校錄取。
同時,林秀梅糾正了部分家長關于“自主招生耽誤高考”的誤區。她提出,首先自主招生考試時間安排在高考后,與高考備考不沖突。其次,自主招生改革后,與專業的匹配度更高,一旦通過,不僅可以獲得加分優惠,還能被申報的心儀專業錄取。
對于考生、家長關注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的備考要求,林秀梅建議是不盲目相信市面上沒有資質的速成班,此類招生考試一般沒有標準答案,備考重在日常積累,以關注意向專業的相關知識為主。
備戰2020年新高考 高校與中學銜接育人工作
對于2020年第一批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們,山東建筑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毛有虎向活動現場的學生、家長們提出了幾點備考建議。在態度上努力學習,積極應對。合理選課,發揮出自己的科目優勢。在規劃上,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在報考上,積極參加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等形式,力爭就讀雙一流高校,科學合理填報志愿,選取適合自己的高校。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和中學如何完成銜接,如何在高校中繼續進行人才培養,濟南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賀銘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濟南大學為例,首先,學校開展了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學生可以根據需要輔修第二專業,或進行轉專業申請。其次,積極探索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保證師資力量的建設。然后,推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深耕擅長領域。同時,濟南大學與國外85所高校、港澳臺地區21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此外,濟南大學形成了完善的學生生涯發展與就業體系,為學生的就業進行雙保障。

高考留學雙保錄 開拓全球化視野
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出國留學人員已突破60萬人次,其中30萬考生選擇在本科期間留學。

一系列的數據給參加高考的準大學生們提供了報考新思路——留學。啟德留學山東區總經理蔣麗英介紹到,比起國內考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上名校的情況來說,越來越多的考生更青睞于通過國外留學申請名校的途徑,據統計,有75%以上的留學生能夠就讀世界排名前500的學校,而在國內,僅有不超過50所大學進入世界排名前500。作為高考生的升學方案補充,留學正走近越來越多學生的視野。
“像國內實行的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等錄取方式,實則是向國外高校的錄取標準看齊,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為主,有利于選擇匹配度高的專業”,蔣麗英如是說,“高考、留學并不沖突,反而是為考生升入理想院校再加一重保障,是名副其實的雙保錄”,她建議留學實則是省費用、省時間、多選擇,且不影響高考的高性價比選擇,尤其目前加拿大和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承認國內的高考成績,進一步拓寬了考生留學的選擇余地。
同時,出國留學有利于培養國際化視野,蔣麗英舉例說明,正如歐盟成員國的簽證可以通用,學生既可以在德國上學,又能去法國進行實習,而這樣的機會在國內不易實現。
據悉,駐魯高校與中學戰略合作聯盟以期通過本次活動,惠及更多的高考學子、家長,使他們能夠從容客觀的面對新高考形勢,利用各種分類考試的報名及錄取信息,借助考生的自身特長、優勢,提高考試的命中率,爭取升入滿意的大學,錄取到考生喜愛的專業。
(文/于付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