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山東省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規定,考生填報的志愿信息以規定時間內最后一次填報(修改)為準。考生憑報名時自己設定的密碼和手機短信驗證密碼上網確認其填報的志愿信息,具有法律效力,無需進行書面簽字確認。
上述意見同時強調,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填報志愿,提前或逾期均視為本次填報無效。因考生本人填報失誤造成的后果自行負責。此外,意見規定,志愿必須由考生本人親自填報,學校和教師不得代填代報,更不得擅自修改。
2016年,這一高考大省曾因兩起考生篡改他人高考志愿事件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膠州一中考生常升因高考志愿被同學篡改導致無學可上,經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與陜西師范大學溝通協調,決定恢復常升“陜西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免費師范生)”志愿并增加計劃予以錄取。
另一起篡改他人高考志愿事件發生在菏澤,因心懷嫉妒,考生陳某將班里4個學生的高考志愿篡改,最終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
無獨有偶。有評論指出,近年來篡改高考志愿事件頻發,正說明填報志愿程序存在明顯漏洞。
為徹底堵住這一漏洞,2017年山東高考招考工作作出相應調整,考生填報志愿須憑報名時自己設定的密碼和手機短信驗證密碼進行上網確認,這意味著考生填報志愿行為有了“雙重保險”。
而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同樣被列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今年的重要工作。近日出臺的《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2017年工作要點》明確規定,將出臺全面細致的信息安全管理規范和規章制度,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等級保護和安全認證工作。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同時承諾,將進一步強化系統驗證方式,有效防止考生賬號泄密和志愿信息被篡改。此外,將加強對重要設備、信息系統和網站的運行監控和安全監測,大力推動國產密碼的應用,進一步完善防病毒、防攻擊、防篡改、防癱瘓、防竊密的技術措施,確保信息系統安全可靠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