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71年前,省內唯一一所民族中學山東省濟南回民中學正式建立。由于歷史原因并受客觀條件制約,“校區小、生源弱”似乎成為了這所高中身上怎么也撕不掉的標簽。2017年底,楊長寨調任濟南回民中學校長,在創建美麗多彩的幸?!靶聝灐被刂谢A上,他提出要打造“精致、精美、精良”的鉆石型特色高中,“鉆石雖小,但價值連城”,自此,學校坐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迸發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他走到哪里 哪里就是綠色滿園

  楊長寨1985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化學系,出于專業原因,他對化學工業、化學生產始終保持著密切關注。隨著國家工業化步伐加快,90年代起,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了人們不容忽略的問題,“那個時候,濟南經常出現霧霾天氣,小清河的水接近醬油色,得呼吸道疾病的人數爆發式增長,引起全社會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弊鳛榻逃ぷ髡?,楊長寨主動將綠色學校的建設納為己任。

  從當年的濟南鐵路第一中學起步,到現在的濟南回民中學,楊長寨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帶領過4所高中大搞環境教育,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最大程度地播撒到孩子們心間,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會是綠意滿園。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出了大批可實施環境教育、綠色教育的師資人才,各學校先后拿下了“國際生態學?!薄笆〖壘G色學?!钡葮s譽稱號。

  “濟南回民中學今日天氣晴朗,校園溫度7-18℃,北風3-4級,請注意添衣保暖,周一快樂!”每天早上5:50,楊長寨都會準時到校查看環境監測儀的數據,再拍上幾張晨光熹微里的校園風景,一起發到“幸?;刂腥恕比豪?,由班主任轉發給家長,確定學生今天穿衣、出行方式。放眼回中校園,隨處可見的正是各種光伏電站、風能太陽能路燈、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雨水回收系統等設施,綠色科技、綠色創意、綠色教具觸手可及。

  據楊長寨介紹,校園光伏電站的年發電量在3萬度左右,目前總數已逾9萬度,為學校節省了5萬多元教育經費。30個能容納一噸雨水的回收桶完全滿足了學校日常澆灌花草、擦拭操場的需求?!拔覀兊牟賵鰩缀跆焯焱系兀⒆觽兇蚧@球時手都不會黑?!睏铋L寨自豪地說道。他還在各班級設置了可回收物資站點,每年回收8萬個塑料瓶,減少了師生百萬個塑料袋使用量,為濟南市生態文明教育做出了回中貢獻。

  每個月的最后一天,楊長寨會帶領學生和老師到小清河和黃河取水化驗,孩子們一邊撿拾兩岸的垃圾,一邊聆聽楊校長對河流歷史現狀的介紹,加深對人文城市和農業生產、工業生產關系的理解,激發保護母親河的意識?!拔覀內祟愖鳛榇笞匀坏囊环葑樱米鹬丨h境、愛護環境,才能實現個人乃至整個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睂W生們將所思所悟一筆一劃地記錄了下來,環境保護意識入腦入心。

  在細節處做好生命教育

  做綠色教育的時間越長,楊長寨的思考也就越多。既然綠色是生命的顏色,那么學校里的綠色就絕不限于種花養草、節水節電,如果保護綠色就是保護生命,那么讓師生的在校生活更加健康幸福,不正是可持續發展教育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嗎?

  2018年之前,濟南回民中學是沒有食堂的,每天中午吃什么?去哪兒吃?刮風下雨怎么辦?成為了最令老師和同學頭疼的事情。更有學生戲稱“在回中上三年,就要在馬路上吃三年?!庇谑?,楊長寨來到濟南回中做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就是建起食堂,讓回中師生在學校里就餐,吃安全的餐、健康的餐、有營養的餐。到2019年暑假,濟南回民中學每個年級都擁有了自己的大餐廳,還有了教職工餐廳、民族餐廳。

  “吃得好才有勁頭學習,食堂保證了孩子們的飲食安全,杜絕了校外隱患,家長們別提有多高興了?!睏铋L寨會不時詢問學生對飯菜的建議,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曾經有一位家長向他反饋:“我們家姑娘晚上非要吃完食堂的飯才回家,說媽媽做的不如食堂好吃。”孩子們因健康飲食而快樂,是楊長寨最樂于看到的事情。

  一天24小時里,學生幾乎四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教室度過的,室內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楊長寨推行的“四美教室”,即整齊美、潔凈美、綠色美、文化美,為大家打造了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刂械慕淌也粌H有淺色窗簾,還配備了窗紗,晴天只需要拉上窗紗便可過濾刺眼的陽光,就算把窗簾完全拉上也不用開燈,而如果是普通的深色窗簾,就會變成“室外陽光明媚,室內燈火輝煌”,造成明顯的資源浪費。

  楊長寨的用心還體現在很多看不到的細節里,他規定全校的窗簾和窗紗要保證一年一洗,暑假摘下來,搓洗干凈、晾干后再每個教室掛好。“窗簾乍一看都很干凈,但其實上面掛滿了看不見的灰塵、細菌和病毒,風一刮就會在教室里飄蕩,對人體造成危害?!彼麩o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師生健康,“要建設綠色的學校,和諧的學校,幸福的學校。讓孩子們因上回中而感到幸運,而不是后悔。”

  五大特色打破“千校一面”

  可以說,全校師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牽系在校長身上,一個校長就是一所學校。楊長寨做了37年的中學教育,始終清楚校長對于教育發展的理解、對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會讓一所學校生生不息。2018年,他率先提出回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打破“千校一面”,開創五大特色、四大品牌,并外化為全校一致的方向和行動。

  “我愛中國紅”社團的成立是回民中學推行紅色教育邁出的重要一步,學校定期開展紅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實地參觀等活動,讓同學們知黨史、解國情,抒發愛國情懷;由于多年來力行的綠色教育,回民中學在2021年度“碳中和典型案例”中作為唯一基礎教育學校案例入選,楊長寨成為2021年綠色低碳個人典型案例,獲生態環境部表彰,回中綠色教育成功走在了全國基礎教育高中階段前列;通過民族團結教育,同學們懂得了相互尊重、彼此熱愛,“56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大增強。

  高考六大語種中,回民中學創造性地引進了日語教學,并全部使用本校師資,不僅豐富了學科資源,也讓學生有了更多選擇。今年回民中學高考外語第一的就是日語班的學生。楊長寨還記得有一名學生入學時英語成績一般,嘗試改選日語后,到高考外語成績提升了十幾分。受益于小語種教育,這樣的學生在回中比比皆是。同時,學校也開設了法語和韓語校本課程,讓學科教育更加豐富多彩。

  “人才培養不能只靠刷題,動手做出來的經驗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楊長寨要求回中的老師和學生必須會做實驗,尤其是物化生相關。3D打印、無人機、機器人、水科技……凡是受到大眾關注的學科前沿創新,楊長寨一定事無巨細為學生安排上。在科技教育的浸染下,2021年濟南回中第一次參加機器人大賽,就獲得了第十八屆全國NOC大賽二等獎,看到孩子們展現出來的不俗的創造力和學習力,楊長寨發自內心感到驕傲。

  鼓足“精氣神”奮進新征程

  “在過去的時間里,濟南回中確實基礎相對薄弱,但我們這屆領導班子就是有昂揚向上的斗志,有不服輸的精神。”楊長寨的作風一貫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只爭朝夕、勇往直前。他從不將現階段的成績視為判斷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把帶領他們走過的每一步都變成未來的“先行路”。在學校發展進程中,楊長寨從來不會回避任何一個問題,他向管理要質量,向改革尋出路,用5年的時間讓學生的精神狀態、學業成績、綜合素養,老師們的專業成長,學校的整體面貌實現了完美蝶變。

  2020年教師節早上,家住回中附近的一位老人顫顫巍巍地給在校門口執勤的楊長寨送來了一幅卷軸,打開后“精氣神”三個大字赫然出現,這是她對現在回民中學的評價?!盎刂羞@幾年的發展我都看在眼里,校園環境越來越好,老師和學生也都朝氣蓬勃,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人家的話讓楊長寨感動不已,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的認可就是對學校最大的褒獎。

  帶著這股“精氣神”,楊長寨接過了幾代回中人負重前行的擔子,讓今天的回中步入了建校以來發展的最好時期?!霸凇咧芯銟凡俊?,回民中學尚且是一名合格成員,但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加入優秀成員行列,為濟南教育增光添彩?!睏铋L寨相信這絕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文/新浪山東 王璐 王昕 拍攝/馬萬里 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