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等8部門關于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煙臺職業學院主動承擔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任務,深度調研了解培訓需求,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和形式,加強培訓師資、場地和設施條件建設,推動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煙臺職業學院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單位”“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占地面積1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9億元,教學儀器設備2.1億元,館藏圖書151萬冊。設有10個系,擁有專任教師803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 306人、碩博士535人,高職在校生16000余人。開設50余個教學專業,涵蓋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建工、交通運輸、財經、商貿、食品化工等9個專業類別,緊密對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煙臺市主要產業、產品集群。擁有三年制大專教育、“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預備技師培養等全日制專科層次教育模式。學院構建“政府主導、行業對接、企業聯姻、項目嵌入”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培養和社會培訓模式,承擔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項目;牽頭組建煙臺市服務外包職教集團并成為山東省骨干職業教育集團;與谷歌、一汽大眾、上汽通用、萬華化學、煙臺張裕、東岳汽車等知名企業緊密合作,引進豐田T—TEP、通用ASEP、思科CCNA、FANUC等20余個優質教學項目;建有國家、省、市級培訓和鑒定基地20個,開展國培、省培項目25個,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站點38個。學院培訓工作體制機制完善。把職業培訓作為“一把手”工程,構建了學院分管領導、成教處、系分管負責人、系部培訓科分級負責的培訓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培訓各項制度,先后出臺了《學院社會培訓工作管理辦法》《學院培訓工作應急處置預案》《學院鼓勵發展社會服務暫行規定》 和培訓課時量管理辦法等,在制度上給予保障。學院可承擔19個領域、近70個項目培訓。與德國手工業行會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師資培訓、考試認證基地合作,建成山東省唯一的“德國手工業行會培訓考試認證基地”;與西門子公司共建先進自動化技術聯合示范實訓中心;與意大利制冷技師協會合作開展環保部培訓項目等。
學院在2017年獲得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近三年來完成社會培訓收入5000多萬元,培訓人數超20萬人次。按照“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辦學宗旨,從在校大學生職業技能提升、失業人員再就業、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退伍軍人到強化工匠精神、職業素質培育等全過程,服務煙臺市新舊動能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