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應該像陽光一樣,給孩子們以溫暖和力量,讓他們有能力去精彩綻放。”濟南中學校長崔寶山告訴記者,濟南中學就要做一所灑滿陽光的學校,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構建“陽光課堂”,實施“陽光德育”,開展“陽光活動”……濟南中學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傾力打造“陽光教育”體系,將陽光普照到每個學生身上,關注每一個生命的個性需求,傾聽每一個生命的成長訴求,讓學生迎著太陽向著遠方一路追逐。

作為一所走讀制學校,學生在校時間明顯少于寄宿制學校,所以高效課堂是濟南中學的必選路徑——
陽光課堂,讓學生樂學善思
“同學們,如果我是太陽,我現在直射在這兒,請問直射點現在是幾點?”“如果太陽直射點移動到這兒呢,剛才那個點是幾點?”……課堂上,地理教師張海龍一會兒是“導演”,一會兒是“演員”,用一個又一個問題引導著學生們打開“腦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在討論環節,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積極交流解決問題,站起來回答問題時聲音響亮,老師點評更是風趣幽默。45分鐘的一節課,沒有一個學生偷懶開小差。
這是濟南中學“陽光課堂”的一個縮影。在“精導-自主-體驗”的教學理念主導下,教師由“全方位指導”轉變為“適時指導”,課堂也由傳統的“學生傾聽教師”轉變為“教師傾聽學生”,牽住了自主這個“牛鼻子”,課堂高效實現了。從學校這幾年連年攀升的教學質量來看,也證明了“陽光課堂”是成功的。

“我們要求每節課老師的有效設問不少于3個;每節課老師對學生的有效評價不少于3人次;每節課提問學生不少于5人;每節課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少于10分鐘。”學校教務處主任郭福祥告訴記者,“陽光課堂”變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認知,讓課堂變得愉悅高效,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升華的同時掌握知識,激發潛能,做到了真正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
課堂之上,學生有表達自己的機會;課堂之下,學校對不同類別的學生量身定做了多元化分類輔導“大餐”。
“每天下午自習課的時間,學校都會有學科強化輔導,任課老師每天會在固定的教室免費為學生輔導。”郭福祥表示,這就相當于學校為學生辦了一個免費輔導班,所以輔導名額相當搶手,為了保證學習效率,每個學期學生都會進行“搶課”,每個學科都不會超過100人,每名學生只能報兩門。
此外,在原有的行政班之外,濟南中學每個年級還有一個“虛擬班級”,所謂的虛擬班級就是通過QQ群和微信群對學生進行個性輔導。每個虛擬班級都會安排相對固定的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利用自習課或課余時間對學生開展一些必要的指導和提升活動。
“在‘虛擬班級’內,我們需要每天簽到學習,老師也會給我們出幾道讓我們做,并給我們提供講解,感覺非常受用。”學生張孜賢告訴記者。
每天大課間,濟南中學3000多名學生伴隨著動感的音樂跳起排舞,作為一道風景贏得過往市民駐足觀看——
陽光體育,讓學生樂觀自信
有一種舞蹈,適合青春洋溢的中學生,可以跳出陽光、跳出健康、跳出自信,那就是排舞。為此,濟南中學將排舞引入學校的大課間。現在,每天的大課間活動就是經八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3000多名學生伴著動感的音樂,用肢體展現著自己的陽光自信。
“以陽光跑操和排舞為主要內容的大課間已成為學校的陽光體育活動品牌,通過大課間活動學生變得更加活潑積極,更有朝氣。”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孔凡國告訴記者,除此之外,學校每年都會舉行陽光體育運動會和體育文化節,將運動融入學生日常日活的每一天。

為了改變運動會體育特長生打天下、普通學生臺下搖旗吶喊的老傳統,濟南中學對運動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運動會入場式成為一場精彩的學生才藝展示會,航模表演、刀術、輪滑、超人或機器人、扭秧歌等各類才藝表演和個性化展示悉數亮相。”孔凡國告訴記者,這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的設計、組織中來,“學生精彩,入場式才精彩,教育才精彩,成長才精彩。”
學校還仿照國際賽事中金、銀、銅牌頒獎臺設計增加了頒獎臺。“去年運動會共有6942人次學生參賽,1602人獲得獎牌。”孔凡國告訴記者,這些變化為運動會注入了更多“溫暖”“激勵”的元素,運動會也因此充滿了“陽光”,成了實施陽光教育的有力載體,“學生在運動場上獲得的自信也被帶到學習中,學生們變得更加陽光。”
作為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濟南中學一直堅持以“藝體”教育增強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美學品位,培養展現學生心中青春、陽光、積極、健康的一面。
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藝術方面,學生先后獲得“金嗓子之聲”全球華語大型展評活動聲樂比賽美聲、民族唱法金獎。體育方面,濟南中學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2017年濟南市中學生健美操比賽中,學校獲得特等獎,其中,教師孔凡國、學生楊鴻義分別從27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整個比賽中唯一的“最佳男運動員”和“最佳教練員”。另外,在今年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全民健身操大賽山東賽區上,學校的健美操一、二隊共30名同學參加了高中組6個項目的比賽,榮獲4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全部晉級全國總決賽。學校也因此榮獲最佳創編獎和優秀組織獎,孔凡國和張燦榮獲得“優秀指導獎”,實現了學校全國大賽歷史性突破。

與此同時,學校大批藝體特長生通過努力升入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等院校,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
學生能翻多大的筋斗,學校就給他搭建多大的舞臺,讓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擦亮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陽光課程,讓學生多元體驗
2012年12月17日至20日,第十四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在韓國舉行。經過激烈角逐,中國代表團獲得2金1銀5銅的好成績,其中濟南中學學生王銳、王子一為中國隊奪取首金。
“科技的進步需要動手動腦能力強的人才,學校非常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科技思維的熏陶和培養。”郭福祥告訴記者,學校一直致力于“參與”“體驗”類的課程開發、開設,目前,學校開設的有校園攝影、風箏制作與放飛、老濟南尋古、生活釀造技術、泉水文化探秘等40余門課程。豐富且多樣的校本課程的開設,不僅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而且更好地實現了“讓學生能在參與中體驗,在關愛中成長”的陽光教育理念。
“課程多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以及興趣找到相應坐標,盡可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崔寶山告訴記者,學校對新課程的校本化改造和對班級管理的創新,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魅力、創造的價值和成功的快樂。

在校本課程的基礎之上,濟南中學依托通用技術課、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技能培訓,然后從中發現、篩選動手能力強、善于獨立研究解決問題的學生,吸收他們成立學生社團,然后再通過社
團搭建平臺,激發創新思維、鍛煉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
“我們先后成立了創新電子制作社團、航模社、機器人社等社團,這樣的組織結構為我們創客團隊的組建提供了較廣泛的群眾基礎。”
郭福祥告訴記者,在此基礎上,今年年初學校創客團隊應運而生,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相繼在省市大賽中取得驕人戰績。“在4月21日舉行的濟南市第十五屆電腦機器人大賽中,學校首次派隊‘出征’就獲得了四個一等獎、五個二等獎;在5月20日的山東省創客奧林匹克大賽中,高中組的兩個項目四人次,全部獲一等獎。”
“學生能翻多大的筋斗,學校就給他搭建多大的舞臺。我們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自我體驗、熱情合作的機會,用心擦亮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一個生命都如陽光般燦爛。”崔寶山告訴記者。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類別單一到百花齊放,學校科技創新教育也收獲了豐碩的育人成果,在各級各類中學生科技創新賽事中,濟南中學學子屢屢摘金奪銀。學校高考成績也連年創新高,學考優秀率在全市穩居前茅。越來越多的學校畢業生因素質全面、視野開闊、能力突出獲得重點高校自主招生資格。
文明自信、規范得體、溫文爾雅、陽光大氣,把陽光的溫暖灑向校園每個角落,照亮學生未來之路——
陽光禮儀,讓學生厚德尚行
在濟南中學校園,學生們見了校長不會繞道而行,而是從很遠處就開始給校長打招呼。在學生眼中,崔寶山是一個十分有親和力的長輩,這種親和力,就像一縷陽光照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溫暖著生活中的每個成長細節。
崔寶山認為,學校要成為“最吸引人的場所”,關鍵是要讓校園充滿生命情懷。濟南中學實行的“陽光教育”就是通過倡導尊重與關愛,關注參與和互動,營造溫馨與和諧、其樂融融的“陽光空間”,并將溫暖、健康傳遞給每一名學生,照亮學生未來成長的心路。
“教育一定要‘貼’在學生身上去做,甚至要伏地而行。”崔寶山告訴記者,學校強調德育活動“接地氣”,就是看到學生缺少什么便補充什么,一定要讓學生從中有收獲。德育的入口可以很“低”,低到適合任何學生;同時,德育的出口很“高”,指向教育的最高目標和終極價值取向。
為此,濟南中學把陽光禮儀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提出了“修文明之身,行禮儀規范,建禮儀之校”的陽光禮儀教育思想,學校圍繞培養“文明自信、規范得體、溫文爾雅、陽光大氣”的學生禮儀標準,形成了“傳承美德、知禮善學、感恩成長”的禮儀教育工作思路。

崔寶山告訴記者,學校充分利用校本資源和社會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禮儀知識,在生活中規范禮儀行為,實現了學生禮儀教育由“他育”向“自育”的轉變、由“被動”向“自覺”的轉變,逐步完成思想、行為、風氣的轉變。
目前,陽光禮儀教育已經成為濟南中學的一大特色工作。據了解,2012年3月5日,山東省濟南中學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范基地”,并在該校召開了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現場會。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現場觀摩了學校禮儀教育成果展示,并對濟南中學的學生禮儀素養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家長把孩子送進濟南中學,就是對濟南中學寄予了厚望,學校就應該把厚望轉化為責任,把責任轉化為工作動力,力爭使每一個孩子成才;而為每一個孩子準確定位,為每一個孩子打造個性化的成長路徑,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和基礎。”崔寶山告訴記者,對于未來的發展,學校將著重品質的全面提升,以“陽光教育”為抓手,以教師隊伍建設、課堂質量提升及養成教育為著力點,將學校辦成一所高品質、特色鮮明的高中學校。
后記:
播灑陽光 向陽花開
走進濟南中學的“陽光校園”,于我而言是一程別樣的幸福之旅。
在這里,我了解了一種完整成熟的“陽光教育”體系——有陽光德育的砥礪(煉,有陽光活動的舞動夢想,有陽光課程的絲絲浸潤,有陽光課堂的智能升騰。在這里,我認識了一批追尋陽光、播灑陽光的老師們,他們精益求精、無私奉獻。在這里,我還遇見了一群落落大方、積極自信的孩子們,他們就如一朵朵“向陽花”,生機勃發,美麗綻放……

在濟南中學,“陽光教育”是一種充滿尊重、充滿理解、充滿激勵的教育,是引導學生相信自己、鼓勵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個學生的生命特質、挖掘每個學生的生命潛能的教育,是用真愛和真知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
“陽光教育”為濟南中學的發展和師生成長帶來了源源不絕的正能量,使每一個生命都能綻放光彩,每一朵花都能吐露芬芳。在這個過程中,濟南中學人追尋著教育理想,享受著教育幸福,書寫著最真最美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