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謀發展 擼起袖子加油干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全力創建國家和省優質高職院校
特色名校項目建設以來,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院上下搶抓機遇、不懈努力,以黨建工作為統領,以改革發展為第一要務,以重點專業建設為平臺,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以培養模式改革為主線,以文化育人為亮點,抓改革、促創新、求突破,朝著“學生光彩、企業首選、家長滿意、社會信任”的名校目標邁進,走出了一條“產教互融、校企共同、學崗直通、文化育人”的特色辦學之路,以優秀成績順利通過省級特色名校項目驗收。學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獲批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入選中央電視臺職業院校百強巡禮,榮獲山東省政府文化創新獎。特別是通過名校創建,濟寧職院廣大教職員工普遍得到鍛煉提高,學院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升。

一、產教互融,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顯著提升
堅持融入產業、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重點發展機電、汽車、建筑、軟件、生化等優勢專業群,新增新能源汽車技術等6個專業,緊密契合了濟寧市重點打造裝備制造、生物化工、全省全國“新硅谷”等產業發展需要。新增央財支持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群1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與本科貫通培養省級試點專業2個,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專業1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4個,合作培養預備技師省級試點專業1個,省級主體專業3個,省級校企共建專業1個。新建擴建校內實訓室74個。校地緊密對接,專業根植產業,生源數量、就業質量不斷攀升,學院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二、校企共同,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要突破
堅持以“攜手名企、結伴行業”為實施路徑,以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為合作紐帶,校企共建“山推機電學院”等5個二級學院建制的“點對點”校企共同體,濟寧市汽車職教集團等3個職教集團體制的“點對面”校企共同體,軟件技術等4個專業理事會,初步形成了“大企業主體、多元化參與、生產性實訓、企業化培養”的合作模式,校企資源得到有效整合,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得以逐步實現。
三、學崗直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深化
依托校企共同體,各專業對接企業一線主崗位,堅持以能力為本位,大力推進學崗直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系統推進教育信息化、課程項目化、示范課程等綜合改革。校企共定方案、共構課程、共推教改,實現了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實訓環境、頂崗實習、專業文化與就業崗位直通。開發項目化優質核心課程125門,新增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課程29門,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2項,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6項,學生在國賽、省賽獲獎221項。取得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一批標志性成果。特別是2016年,我院榮獲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檢測與維修、工業設計與快速成型、市場營銷、英語口語4項一等獎,獲獎總計16項,取得歷史性突破。
四、文化育人,綜合素養培育取得突出成績
充分發揮孔孟之鄉文化優勢,系統構建“一主三融六進”文化育人體系。建立“非遺”體驗館、孔子學堂、企業大講堂,建設自然與人文交融的休讀點,開發文化育人系列課程,培育“新六藝”特色社團,打造“五月的鮮花”等活動品牌,開展“我的中國夢”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儒風雅韻”經典誦讀等特色活動,禮儀隊全程服務23屆省運會,承擔開幕式文藝匯演,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獲省經典誦讀一等獎、舞蹈大賽第一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最具影響”好項目等標志性成果,女排豪取省賽“五連冠”,志愿者服務隊當選全省最佳志愿者服務組織,學院群團組織榮獲全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團支部”“山東省五四紅旗團委”“雷鋒號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依托職業院校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合六進”模式》榮獲山東省政府文化創新獎。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國家級媒體刊發學院專題報道,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學院從省級文明單位一路前行,破繭成蝶建成全國文明單位,文明創建、文化育人、素質教育成為全國示范。
五、校企雙嵌,教學團隊四強能力不斷增強
以提高教師“教學、實踐、科研、服務”四強能力為目標,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實施“四層遞進”培養計劃,推行“三百、三進、三結對”活動,校內建大師工作室,企業設教師工作站。教師出國培訓65人,國培省培270人,企業實踐158人。培養領軍人物、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334人。新增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全國勞動模范1人,省級教學名師、突貢專家、青年技能名師、首席技師9人,齊魯文化英才1人,市級突貢專家4人。教師在國賽、省賽獲獎63項,其中,1名教師以全省第三名的優異成績榮獲山東省首屆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
六、交流合作,國際校際合作辦學實現突破
主動服務“走出去”國家戰略,與韓國乙支大學、俄羅斯遠東國立交通大學合作舉辦物流管理等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術技能人才搭建了平臺。攜手如意集團,與韓國湖南大學聯合舉辦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為如意集團拓展海外業務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聯手惠普,與曲阜師范大學合作,共建“3+2”軟件技術專業,對接臨沂大學,共建“3+2”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通過專本貫通培養,實現了學院本科專業的歷史性突破。
七、創新模式,招生就業工作實現良性循環
創新校企一體招生就業模式,攜手如意、惠普等大型企業聯合招生、訂單培養。實施了夏季高考、春季高考、單獨招生、中高職貫通、專本貫通、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招生制度,招生專業覆蓋了地方全部主導產業。近三年招生工作連創新高,夏季高考錄取分數線在全省排名中每年上升10余個位次,省內一志愿上線率達到110%,錄取報到新生連年突破5000人。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成立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實施院系兩級管理,打造專兼一體就業創業指導隊伍,率先建成了沿街大學生實體創業基地,校企共建了創業學院,開展了創業培訓、創業項目路演大賽等系列活動,促進了學生就業創業競爭力顯著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
八、擔當先鋒,在現代職教體系中發揮作用
牽頭成立行業職教集團,引領區域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對接中職學校,中高職銜接培養。承辦全國“雙證書”年會,全國首批試點開發“雙證書”課程。受省教育廳委托,牽頭開發《計算機網絡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省級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山東傳統文化》省級課程標準,對口幫扶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等中高職院校。獲批省春季高考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技能考點、山東省教育信息化首批試點單位。名校建設成果得到推廣。
九、服務地方,在區域創新發展中積極作為
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校企共建市級科技研發公共平臺6個,省市定點培訓機構10個,承擔科研與技術服務項目315項,取得國家專利141項,獲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20項,開展遠程開放教育、各類培訓及鑒定、考試10萬余人次,獲批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榮獲山東省創業培訓先進集體。對接中國環境科學院,高質量完成《拉薩行車排放試驗研究》項目,中標濟南環境研究院汽車排放檢測招標項目。開發《濟寧供熱集團管控一體化系統》,編制《濟寧市運河商貿物流規劃》,承擔市政府調研課題《濟寧高校服務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研究》,主辦山東社科論壇、科技資源服務地方等系列活動。承擔駐村聯戶扶貧工作,支援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就任濟寧市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單位。為行業企業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以生為本,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水平
緊緊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發展需要,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和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大學生誠信主題教育、心理健康節、宿舍文化節、文明課堂、優秀班集體創建等活動。建成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中心并投入使用,在山東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活動中榮獲心理微電影二等獎,先后榮獲山東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實行輔導員職級制,組織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培訓,舉辦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在第三屆山東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全省本專科院校僅有10名,在山東高校輔導員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高職院校唯一獲此殊榮。
十一、堅持方向,全面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領導班子成員聯系系部制度,班子成員每學期聽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指導課程建設和教學方法創新,推進思想政治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通過主題班會、演講賽、辯論賽等活動,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學生社團作用,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形式新穎、傳遞正能量的實踐育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