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期間,位于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的養馬島車水馬龍。濱海礁石灘地質公園免費開放,首屆“養馬島”杯中華全真道武林精英爭霸賽成功舉辦,馬術體驗、馬車觀景等傳統項目讓游客流連忘返。據了解,黃金周期間養馬島接待國內外游客17.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50萬元,雙雙創新高,標志著養馬島開發進入快速發展期。
“養馬島是煙臺東部新區建設的重要節點,更是煙臺東部新區起步區建設的核心板塊,對新區建設起著‘一點活全盤’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煙臺市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和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均明確提出要把養馬島打造成享譽中外的生態島、旅游島、文化島。”煙臺市委常委、牟平區委書記王中說。
在養馬島的規劃開發上,當地市區兩級政府堅持寧慢勿濫、慎之又慎,既選“大師”規劃,更請“大家”開發,絕不急功近利、急躁冒進,力求規劃方案優中選優。根據規劃要求,養馬島開發劃定一條生態紅線,保持原生態環境不變、海岸線不變、樹木基本不動。招商開發過程中,由于與養馬島整體規劃不符,牟平區委、區政府回絕了一批有實力的開發商。
以養馬島后海開發為例,在生態可持續發展思路的引導下,牟平從2009年啟動相關工作,在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設計院編制礁石灘地質公園規劃的基礎上,投資8億元實施了包括全長8.7公里的礁石灘海岸保護開發工程在內的一系列海島保護項目,不僅搬遷了濱海育苗場,拆除了亂搭亂建違章建筑,實現養殖區退灘進海,而且采用天然木質材料在礁石灘凌空架設海上木棧道,同時新栽大樹近萬棵、苗木22萬多株,使島上綠化面積達6000畝,綠化率達50%。
2011年,牟平審時度勢,在連島十里長堤上打開一條長1000米的口子,讓兩側海水重新循環,恢復前海潮汐通道,促進養馬島周邊海域生態自愈;陸島之間僅保留一座跨海大橋,讓養馬島回歸“島嶼”本源。這幾項工程進行的數年間,也成為養馬島開發的一個凈投入期。
“牟平之所以下大力氣搞保護,一方面是抱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他們對包括經濟、生態、社會在內的整體收益進行預估的結果。”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石培華說。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前期保護效果,現已初顯鋒芒。近年來,養馬島先后獲省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安全社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級重點旅游開發區、省“新十佳”旅游景區、“齊魯新十景”等稱號。國家網球訓練基地落戶養馬島,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巡回賽連續三年在養馬島舉辦,正是看中了養馬島的生態優勢。(吳洪斌 隋翔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