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散布影響民族團結的言論、不準插手援疆項目和工程招投標、不準擅自改變援疆資金用途、不準在受援地駕駛機動車輛”……這是山東援疆指揮部制定的援疆干部人才行為規范“十不準”中的規定,涵蓋了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各個方面。山東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164人進疆以來,省指揮部一手抓援疆重點任務落實,一手抓援疆干部人才管理,特別提出了“不讓一個干部掉隊、不讓一個項目出事”的要求。他們專門成立紀委,于近日召開紀委第一次全體會議,明確了紀委的職責任務,著力強化教育、管理和監督,確保援疆項目、援疆資金、援疆人員“三安全”。
“援疆面臨特殊的形勢和任務,援疆干部人才離家萬里,肩負國家使命和山東人民的重托,領導關心、社會關注,決不能有‘天高皇帝遠’的思想,決不能在隊伍管理上有絲毫放松,決不能在援疆項目和資金上出半點問題,必須讓整個援疆工作經得起歷史檢驗”,山東援疆指揮部總指揮劉曉江對此有深刻認識。今年初,省指揮部就與各市指揮部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責任書,落實了任務和責任。
針對援疆工作資金量大、項目多、分布廣的實際,省指揮部明確提出要“聚焦援疆重點任務,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根據援疆項目資金的流程、環節和援疆項目類型、特點,確定監督檢查范圍、重點、時間、頻率,做到全方位監督、全過程監管,及時防止和杜絕擠占挪用套取等違規使用援疆資金現象,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推進。特別是對工程類建設項目,加強跟蹤監督檢查,讓每一個援疆工程成為陽光工程、優質工程、放心工程。根據援疆工作各崗位的職能特點,準確查找廉政風險防控薄弱點和控制點,進一步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對一些苗頭性問題,及時發現,提早介入,防止出現大的問題。
做好援疆工作關鍵在干部、在隊伍。山東援疆指揮部把援疆干部人才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牢牢抓在手上,著力建設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干部,組織開展經常性學習,引導援疆干部人才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學文化,增強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扎實開展以“學上級文件和要求,看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學援疆經驗和制度,看能力水平和作風形象”為主題的“雙學雙看”活動,引導干部人才加強對照自查,深入查擺問題,剖析思想根源,切實在思想上有新觸動,在作風上有新轉變;加強廉政勤政教育,開展經常性談心談話,促進援疆干部人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時刻做到警鐘長鳴,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為實現日常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山東省援疆指揮部進一步建立完善各項制度規定,用制度管人管事。結合援疆工作和干部人才實際,重點從工作落實、項目監管、資金管理以及生活服務、學習教育、安全責任、監督檢查等各個方面建立相關制度體系,使每件事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于曉波 張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