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從這里入海 | NO.8
聊城東阿篇(上)
- 代序 -
東山有阿,大河成曲
(東阿文化概覽)
東阿有殊勝的地理、風物人文與家國情懷。
▼黃河過聊城
(手繪/李杰 設計/Momo)

- 01 -
生態(tài)地理
阿,從阝,從可。阝,阜的簡寫,象形字山的演進,描述事物的凸起、陡峭與高大。
可,還是一個象形字,有形,更有象,意象所指,關聯(lián)多多。
可,外圍圖畫的是一個事物在彎環(huán),作環(huán)抱、呵護、簇擁狀,好比山勢蜿蜒,曲折回環(huán)。內里的口,古漢字念wei,通于圍字,表示事物聚集、圓滿、吞吐、掌控、開竅、門戶內外,有東西南北的四至與交接,有春夏秋冬的節(jié)操,又如胡泊收了眾水,如嘴巴吃進了食物,如山坳平整,如城墻四匝,意象不盡。
山作可字,就叫阿(發(fā)音e),定向定準了,可就是山體環(huán)抱之下,有泉湖,有平陽,有人家,是萬物薈萃,成了一個生態(tài)聚落,高下相傾而情意滿滿。不阿,就是山嶺生硬直長,不夠屈曲活動,不肯逗留,作無情狀,當然“轉注”為人品的不枝不蔓性情剛正又叫剛正不阿啦,另論,字意與語境另有造作。(基此,可以意會的:女子婀娜、可人、歌曲、哥哥、柯、苛……)
東阿曾名柯。柯,林木振起,隨山勢環(huán)繞,又或樹木叢生茂密,或樹大而枝繁,直接把山阿的形象外觀給描述出來了。
東阿,自然是東有阿,只不過這個阿很不一般,原來是泰山的西塞意態(tài)闌珊,彎環(huán)融結在此,它能控大河成曲,能匯山泉清冽,阿下山水緊密,情意纏綿,身后平原有了依托,眾生安頓久長。東有阿,阿下遂有此天下名邑。
▼聊城東阿阿膠城
(圖片來源/好客山東文化和旅游圖片庫)

- 02 -
風物人文
濟水清澈多姿,行進的主要是山水之間的原生而內在的營構,隨后的黃河則有了更大的創(chuàng)造力。黃河的水利就是利于運送泥沙,泥沙容留盤桓在山阿之下,就累積出了東阿縣域,才有了阿下的大地厚重廣袤,生命廣闊,所以她是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河。阿地的山水林田,架構如此,人文風物由是可觀。
如此山水之大會,定義了萬物相逢相識,深度媾和,制造了這個生生不息之場:
魚山一會,長河無弦,曹子建(曹植,字子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曉知音而心生梵唄(佛教徒念經的聲音)。
黃河一曲,天下幽,萬物沉潛,澄澈空明,乃有沿黃諸山用功,凈覺寺、曲山禪院、香山寺、吾山書院等等,皆黃河的清凈道場,當下開悟,人才輩出。此地,水有定,物有歸,而人必有節(jié)。程知節(jié)(咬金)們武將誓死報國,陳宗媯[編者注:(1854~1922) 清朝財政大臣。原名建中,字麓賓。今山東省東阿縣魚山鎮(zhèn)青苔鋪人氏]們文官剛正清廉。
河水入我彀中[編者注:入吾彀中,指箭能射到的范圍,即射程范圍之內。進到我的弓箭的射程之內了。比喻他人進入所設的圈套之中或自己的掌握之中。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如膠似漆”就有了圣藥阿膠,熱鬧趕場就有了喜鵲之鄉(xiāng)(東阿別稱)。
東阿的黑驢,繼續(xù)稟賦著東阿沿黃群山的精神,擁有黑夜一樣冷峻的色調,靜默如河床,沉穩(wěn)如堤岸。
▼東阿黃河大堤
(圖片來源/文旅聊城官方微博)

- 03 -
家國情懷
東阿之地,最容易喚醒人的家國情懷,家與國也不再是玄虛空談,而是有了實質的內容與精細的落實推進。
深沉多情與精神豪邁,視野廣大與精細入微,都在這泰黃的山水行度里融為一體。魚、艾、曲、位、苫諸山代言、傳承了泰岱的天下理念,推進的是泰黃山水為大地構筑的法度,擴展與引領了廣大的原野,澤被蒼生,自茲家國一體而終究民為邦本。
在東阿,河流從未失去過它的河床。黃河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道路,天下安瀾。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猶如此間山水進程,堅持而篤定,充實而光輝。
東阿還是最有歷史感的地方。黃河最偉大的彎曲就在魚山前后,魚山一帶刻著大地江河的年輪,山巖層疊,透出的又何嘗不是文明地紀(維系大地的繩子。古代認為天圓地方,傳說天有九柱支撐,使天不下陷;地有大繩維系四角,使地有定位)。位山灌區(qū)[編者注:黃河下游最大的引黃灌區(qū),控制聊城8個縣(市區(qū))9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全部或大部分耕地]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沉沙地帶,天人合一,密密麻麻的沙沉巖壘都同構于東阿見證的幾千年興廢更迭之厚重歷史。
▼東阿小魚山漁舟唱晚
(攝影/韓旭)

東阿是天地間聚精會神之地,自然也助益于更廣闊中外文化交流,此家國情懷,自是天下理念。黃河從西來,自西而來的還有印度與地中海文化的引入,中國佛教音樂的創(chuàng)始在魚山,日韓游客有常年的魚山祭拜,在地理上依然屬于阿之地的對岸有胡莊天主教堂。一聊就成(城)的是聊城,東阿開了山水會,自是聊得成。
東阿文化豐富,今引阿膠和魚山梵唄隨后,略舉其例。
▼聊城風光
(圖片來源/好客山東文化和旅游圖片庫)

作者 | 倉 庚
監(jiān)制 | 藍 色
設計 | Momo 排版 | 榴 蓮
出品 |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旅游推廣中心×新浪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