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自2014年2月獲批成立以來,在各方面的大力指導、支持和參與下,試驗區積極把握金融領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機遇,穩步探索財富管理發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徑,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試驗區多項實踐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為財富管理領域的改革創新積累了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

  一是創新政策深入實施。積極發揮試驗區“一事一報”渠道優勢,加大財富管理創新試點政策爭取和落實力度。財富管理綜合經營、跨境投融資、設立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設立外資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等50多項政策率先突破,多項全國“第一單”在青島落地,示范效應初步顯現。青島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境內企業從韓國銀行機構貸入人民幣資金的試點城市,試點以來融入境外低成本資金超過25億元人民幣,李克強總理訪問韓國時推動將該項試點推廣到山東全省。著眼于推動財富全球配置,出臺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辦法,在全國首次將QDLP境外投資范圍拓展到境外一級市場投資并購和有監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多支QFLP跨境基金進入注冊程序。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意愿結匯、跨國企業集團人民幣和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等創新政策順利推進,年均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及利息費用數億元。青島市還出臺了促進試驗區發展政策措施20條,推出了在全國最有力度的機構落戶、人才引進、金融創新等扶持政策,為試驗區的創新和改革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二是特色機構加快落地。試驗區獲批以來,國內第一家外商獨資互聯網保險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財富管理公司、第一家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全國第三支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等新型財富管理機構落戶或進入審批程序。新增各類金融機構28家,其中法人金融機構7家,填補多個業態空白;新設外資金融機構8家,第一次拓展到德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多個區域,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21家。工商銀行瑞華國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農業銀行信恩潤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市資產管理公司分別完成注冊并著手開展首批不良貸款處置工作;國內多家大型金融機構財富管理子公司落戶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11家銀行機構總部在青島設立私人銀行,管理資產總額達到723億元,形成業態優勢。規劃建設資本大廈、基金園區等載體,全市股權投資基金類企業超過350家,形成境內外基金加速聚集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素市場加速聚集。積極搭建財富管理交易平臺,以盤活資產、優化財富管理資源配置,權益類交易市場覆蓋面進一步拓展。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青島場外市場清算中心、青島聯合信用資產交易中心、青島軟交所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中心正式投入運營,財富管理交易功能不斷豐富。另外,青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青島排污權交易中心、青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等正在研究推進中。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329家,展示企業超過1500家,累計實現多元化融資29.8億元;財富管理系列交易產品銷售額累計超過124.6億元。

  四是開放合作打開局面。以財富管理試驗區為改革創新共贏平臺,積極面向境內外開展深入交流合作,對外交流局面全面打開,合作機制逐步建立。在省政府指導和支持下,把握“一帶一路”以及中韓自貿區的戰略機遇,密集舉辦“山東(青島)—新加坡財富管理與金融合作簽約儀式及圓桌會議”、“青島—英國財富管理發展交流會”、“青島—釜山資本市場合作論壇”、“香港山東周—青島財富管理中心推介”等活動,面向瑞士、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香港等國際財富管理中心開展專題推介和招商路演,與當地政府、金融監管部門以及重點機構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眾多國際知名財富管理機構總部來青拓展市場,達成合作意向。市政府先后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中國人壽、深圳證券交易所等多家金融機構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財富管理資金、機構、市場等資源聚集達成百余項合作意向。

  五是人才培養成效顯現。著力夯實與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基礎,積極開展與高端金融智庫、重點院校的財富管理人才培養合作,構建國際化的人才教育培養體系。青島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注冊成立,致力于全國性金融人才的培養和學術研究。山東大學青島金融與財富管理研究院、青島協同創新金融研究院已完成審批程序,即將正式揭牌,進一步完善了財富管理試驗區風險防控功能;山東財富管理研究院在青島成立,致力于為金融機構產品創新及企業投融資需求提供專業服務和智力支持。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金融碩士春季班和上財-伯克利全球金融碩士項目招生工作進展順利。對外經貿大學與佐治亞州立大學聯合在青設立中美商學院招生工作進入籌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