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高速發展的出境游,中國入境游從2008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入境旅游人數為9620萬人次,同比下降3%,貿易逆差已達595億美元。
北京大學旅游與研究中心主任吳必虎日前在旅交會相關論壇發言表示:“2012年入境游客出現了負增長2.23%,中國旅游產品競爭出現了一定問題。我們面對亞洲競爭,泰國增長7.7%,新加坡9%,印度4.3%,我們面臨很大挑戰。”
面對周邊國家的入境強勢增長,我國入境旅游的逐年下滑趨勢受到國家旅游局和國內旅游行業的整體重視。
中青旅副總裁郭曉冬在談到入境旅游疲軟現狀時說:“我們在傳統的入境旅游當中還是該多一些投入,不能因為下降就不做了,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還是有很多吸引力,還有很多人沒有來過中國,未來市場還是很大。”
然而,面對龐大的全球市場,同時也意味著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目的地競爭,在這樣一片上演著“甲午海戰”的營銷紅海中,傳統的入境營銷手段還能起多大作用令人懷疑,而互聯網的發展,給入境旅游營銷獨辟蹊徑,是否會指引我們通向一片美好的藍海呢?
在今年12月5日-6日將于山東濟南召開的“2013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大會暨第12屆中國旅游電子商務大會”上將設立“入境旅游網絡營銷和產品合作”的研討專場。屆時將有來自于Google、Facebook以及中青旅目的地海外營銷事業部的高層人士在專場中進行演講,分享關于通過互聯網進行入境旅游營銷的策略與方案。
Google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和營銷平臺,已經與山東省旅游局成功開展了在線入境旅游營銷的合作,包括為山東省旅游局提供面向全球客源地的關鍵字投放,通過Google Adsense聯盟網站進行廣告展示,在旗下全球最大的視頻社區Youtube上為山東旅游建立“好客山東”專區等。這些營銷新創舉為山東旅游帶來了良好的入境營銷效果。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會化網絡平臺,基于此特性它擁有無比強大的人際和口碑傳播營銷效果。許多國外游客在進行旅游決策的過程中都會以Facebook上自己好友的旅游相關言論和評價作為重要參考,因此旅游目的地在Facebook上建立公眾賬號或品牌專區將對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品牌推廣起到重要作用。
中青旅作為中國傳統大型旅行社,擁有多年入境旅游經營經驗,積累起成熟的入境產品整合包裝模式和全球客源地行業資源。基于三十年來對旅游行業的深刻理解,結合各旅游目的地當前迫切的營銷需求,中青旅依托旗下遨游網、ChinaTravelDepot兩大線上平臺,深耕傳統線下銷售渠道,整合專業的品牌策劃和營銷推廣機構——中青旅聯科公關公司、廣告公司及傳媒公司,創新性地提出中青旅旅游目的地的整合營銷解決方案。
本次專場關于在線入境旅游營銷的演講內容必將對各目的地旅游局和景區產生新的啟發,旅游局和景區的代表人士通過與演講嘉賓的互動交流必將拓展出入境旅游營銷新思路。
如果你已為傳統入境旅游營銷的紅海感到心力憔悴,想要尋找下一片藍海的話,那么“2013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大會暨第12屆中國旅游電子商務大會”的“入境旅游網絡營銷和產品合作”專場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