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8月24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發〔2014〕46號文件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確定到2025年,山東省體育產業的總規模超過為6000億元,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優勢突出的體育產業體系。

  公共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商業性群眾性體育賽事取消審批

  山東省體育局副局長王毅說,根據我省GDP在全國的占比和目前體育產業總規模翻兩番這兩種方法測算,我們確定到2025年,我省體育產業的總規模超過為6000億元。《意見》提出要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平方米,新建社區和鄉鎮、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占全省總人口的40%以上,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0%,全省每萬人體育社會組織數量超過5個。

  王毅說,山東省將加快推進體育競賽改革,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公開全省綜合性和單項體育賽事目錄。推動政府主導辦賽向社會化、市場化辦賽轉變。強化體育賽事公共服務,降低賽事籌辦成本;探索競技體育多元化發展模式,探索發展具有山東特色的職業化體育等;創新體育產業服務平臺,規劃建設體育產業資源交易、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和“線上線下”體育消費3個網絡平臺,創新發展“互聯網+體育”模式。

  體育健身將有行業標準,青少年足球“教體結合”

  編制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縣級以上政府應編制并實施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體育健身俱樂部。積極研究制定體育健身服務行業標準,到2025年,全省健身俱樂部總量超過1萬個;大力發展足球等潛力項目。探索建立“教體結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社會足球加快發展,不斷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及時總結足球項目改革經驗,促進籃球、排球等普及性廣、關注度高、市場空間大的潛力項目加快發展。

  大力發展體育休閑旅游業。積極整合體育、文化、旅游、休閑、養生、農業、物流等各方面資源,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休閑旅游產業。加強體育運動指導,發揮我省中醫藥特色優勢,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體質測定、健康咨詢和康復理療等各類機構;促進其他門類和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商業與體育融合發展,鼓勵各地利用大型購物中心,建設多功能的購物、健身、娛樂綜合體。加強體育產業行業協會、體育產業聯合會等建設,培育發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門類的協會和中介組織,促進各業態協調發展。

  試點“醫療卡健身”,培育復合型體育人才

  王毅說,我省未來將突出發揮社會力量主體作用。《意見》在多處提及鼓勵社會參與、吸引社會投資等內容。一方面,強調參與主體和領域更加廣泛,另一方面,突出參與形式更加多樣。比如向社會資本全面放開體育市場,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建設體育設施,開發體育產品,提供體育服務。拓寬投融資渠道,設立體育產業發展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投向體育企業創新和小微企業、體育服務業發展等領域。進一步落實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支持政策,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體育公益事業。

  在完善健身消費政策上,安排一定比例體育彩票公益金等財政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群眾健身消費。鼓勵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人均結余資金充足的地方探索開展“醫保卡健身”試點;新建居住區和社區要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標準,配套群眾健身設施;在完善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上,省內高校要重視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大力培養復合型體育產業人才。鼓勵社會力量開展體育職業教育,鼓勵支持大學生、退役運動員等從事體育產業工作,并將其納入地方政府創業扶持范圍。